广告,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将消费者当做“被消费者”,无孔不入,随处不在。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让广告快速进化,在人们的生活中见缝插针。通过分析我们身边的广告,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广告的变化,正确认识广告的存在。
人民日报微博,作为《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经常会有许多政治相关的广告发布,包括征兵广告、制度改革广告和转发其他政治组织(联合国等)发布的广告。由于《人民日报》本身是报纸媒体,所以有许多新闻通过微博发出,而其“党和人民口舌”的特殊身份又决定了它会帮助政府进行宣传工作,将政治广告“混入”新闻和其他内容中,反而更加易于让人接受,《人民日报》本身的官方地位也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
相比于传统的政府官方广告,微博广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传统的政治广告仅仅是发布在政府的相关网站,由于阅读不方便,很难被受众“发现”,而《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借用平台推送优势和《人民日报》本身的官方媒体知名度,得到了大量的流量和推送机会,让政治广告更“接地气”。不仅仅是平台的不同,还有广告的表现形式不同,传统的政府发布政治广告,多为严肃的公文等形式,而《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通过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潮流,势必能够更好地“打入”年轻人群体,避免传统的严肃广告在年轻人群体中的负面印象。
水滴筹是一个特殊的筹款平台,而其宣传方式也不同于以往的筹款方式,是通过参与人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宣传,同时将水滴筹平台一同宣传,水滴筹平台自身的广告并不多,也没有深入人心。但是,在参与人自己用心撰写自身情况,博取他人同情心的同时,间接的为水滴筹平台做好了广告,让水滴筹平台得到了大量的宣传,让水滴筹得以以几乎零广告费的方式完成了宣传工作。
但是,水滴筹本身并不是一个公益组织,它仍然是一个商业性质的公司,他的广告从本质上应该还是为商业利益服务的,但是从内容上来讲,水滴筹的广告许多都是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的、有益的广告。如果要给水滴筹的广告进行分类,应该是一个带有公益倾向、以树立形象为目的的商业性广告。
与水滴筹类似的还有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和都克奶茶的都可森林,均是通过鼓励用户参与公益活动,如走路捐步数等环保的行为收集能量,再用能量兑换树苗,最后寻找合作公司种植同时直播,完成整个广告流程。在这个广告流程中,公司既可以树立一个保护环境、支持公益的形象,也可以用相对少量的成本完成流量吸引,从简单的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收益。而在这些广告活动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要积攒能量,就必须使用各方的软件,例如支付宝、都可的软件等等,又在软件中提供各种直接的消费渠道和优惠券,用户直接从广告的接受者变成了消费者。
这样的广告形式注重“体验”,即让用户通过看似与其主要营业范围不相关的活动向公司聚拢,而在聚拢的同时引发雪球效应,最终通过短期让利的方式将广告受众转变为消费者。
通过收集身边的广告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互联网时代的广告与课堂上目前为止所讲的互联网以前时代的广告最大的不同在于,用户体验被放到了最重要的一位。首先,广告要送到用户的“眼中”;尽管在以前时代广告就会投放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但是权威机构的广告并不会刻意的“喂”到受众眼前,而现在官方媒体也会更多的考虑流量;其次,用户体验从以前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上升到了让利参与;互联网时代的让利不同于餐饮行业的“试吃”,而是真正的让出数额巨大的利益,同时还要考虑让利的新意,让利种树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新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