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为爱朗读50本 ‘
第11本:《爱的教育》 书籍类型:
朗读时间:2022年2-4月,朗读次数:80次,每次平均20分钟
朗读对象:女儿果果年龄:10岁
这本书从2月读到4月,一共经历了80天才读完。一方面是书籍本身比较厚,另一方面是我处于低谷期。 有时候,没有心情朗读。不过,只要在家,我无论如何都会读,哪怕2页也可以。 此外,有时候女儿写作业到比较晚了,我说,要不今天先不读了。她说不行,哪怕读一页也行。就这样,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今年的第二本。
睡前读书,已经变成我俩的共同习惯,如果不读,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在我特别低落的日子里,我也能感受到,在给你女儿读书时,世界是自由的、安静的、美好的。读书能够带来能量上的补充,或许,这就是再累,我也愿意坚持的原因吧!
《爱的教育》这本书,以一个小学生的视角,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了四年级一个学年的生活。
表面上看,是四年级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上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生活。故事内容涉及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爱、社会之同情、人生勇气、人生信念、死亡、等等,就好像是一副美好生活画卷向我们徐徐展开。
这是一本是我读哭次数最多的书,一周里总有几次热泪盈眶。
女儿总是跟我感慨,为什么这里面的老师那么好!
我回答,书里的老师确实是特别好,更重要的是有人发现老师的好。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的,你有没有试着去发现老师的美好呢?可能,现在你们会觉得这个老师严厉,那个老师很凶,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更容易关注否面的,而不容易关注优点。
说到师生之情,其中有一篇是安利柯(主人公)的父亲,带上他,专门去看望自己老师。那一段真的是感人,父亲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孩子要尊敬、感激老师。
安利柯的父母常会写信给他,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虽然是天天在一起,却用信的方式来传达,这样的形式也深深的影响我,读这本书之后,我也试着给孩子写日记。我刻意买了一本很漂亮的日记本,放在书桌上,断断续续的写,孩子们可以随意翻看。我记得
我写过一句话:“人生的掌控感是靠自己,有时候早起就能改变很多”。孩子看后,真的刻意早起,并且跟我分享早起真的能做很多事,特别是早早的去学校,就感觉很安心,不用担心害怕,就算有忘记的作业,也有时间补回去。
之所以说这本小学生的日记有宏大的视角!是因为,他们学校每月例话。每月例话里讲的内容都是他们国家(意大利)的历史故事、节日故事、经典案例。这一部分,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不忘记历史,同时也在历史中学习。比如其中一个故事是是“少年侦探”学习先辈们的英勇善战、不屈不挠、为国献身的精神。历史也能让孩子们看到,爱可以超越个人、家庭、甚至民族。比如“八千英里寻母”,讲述的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独自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到南美洲去寻找母亲的故事。这个孩子没有钱,只有一个模糊的地址,但是他靠着他的毅力、勇气、坚持的精神找到了母亲。这其中经历的艰辛、困难、绝望甚至濒临死亡。这样的故事真的是打动人心,也深入人心。我想在无形中给我们传达的信念、毅力、勇气、坚持。都是无穷的。
此外,生活方面描写也是细致入微, 我看到安利柯的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小很小,却意义深远。比如当安利柯的母亲带着孩子们,去给给一个穷妇人送布,无意间发现,这个穷夫人的孩子,正是安利柯的同学,她立刻让孩子不要做声。而是轻声告诉他:“如果他发现自己的母亲受同学的布施,该有多难为情!”在这里,这份爱是那么静悄悄、如同融入到空气里,一股暖流油然而生。像这样生活细碎的温暖,真的是比比皆是。比如卡隆对代洛西的照顾、比如卖炭者与绅士,比如安利柯父亲给报纸的推荐信等等。无不是爱,点点滴滴,温暖人心。
读该书前,我以为教育孩子如何爱人。确实如书名说言,但不是我想象的的方法工具类书籍。该书用日记的方式,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你。在无形中像你传递如何传递爱,如何爱自己、如何爱这个世界。
这样的书籍,对三、四年的学生来说,自己阅读可能会有些枯燥。因为它是日记体,叙事很平淡,每章之间也没有铺垫,不像侦探类小说吊足你的胃口,因此容易放弃。
但是,我想说,这却是非常适合亲子共读的书籍。这不仅是写给儿童的书,更是写给父母的书。不仅孩子需要学习,父母更应该学习,从而更好的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