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风吹六月,炎炎夏日,山东理工大学的一支急行军经过3天的时间奔赴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卓尼县,而我有幸跟随团队来到甘南支教。来到这里时间过得好快,两周就这样过去了,其中的辛酸艰苦不言而喻,我也在此期间展开了我的课程,当我看到那一张张红红的脸蛋,抬着头露出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我不由得记起这一路走来的见闻。
四十度的烈阳打在脸庞,手中的是如重石般的行李,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一路磕磕绊绊,带着疲乏的身躯我们到达了兰州。一碗纯正牛肉面的香气环绕在我那疲惫的心扉,暂时扫去一身的风尘。终途未至,怎能欢愉,第二日我们便乘上了大巴车赶往合作市,乘途之上,蓝天一望无垠,白云随意飘散,草原、山包上成群的牛羊,一幕幕深深的冲击着我的心灵,无法想象还有这么美如画的地方,我想这一路上的苦都是值得。
一路歌声相伴,一路美景相随,我们来到了目的地卓尼县扎古录镇。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些许的差距,看到眼前的脏乱差样板厂房,我的心里升起阵阵悲凉之意,第一餐的现实再一次击穿了我的幻想,但是我从心底里觉得应该坚持下去。馒头咸菜阻挡不了我们为孩子带来知识的热情,没锅没床也压抑不住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一直相信苦尽甘来,我们的艰苦一定会为山区的孩子们带来有益的东西。
诗和远方在哪里?就在我们的脚下,在我们辛勤的汗水中。随行的教音乐的队员感慨:“我们来到这里是来寻找诗和远方的。”没错,就算理想被现实压迫,我们始终还是要保留理想。就在我第一次外出调研的时候,我发现我找到了自己的诗和远方,那就是被当地人所认可,那时我感受到了当地人深深的热情,隆重的求雨仪式之后天降大雨,我的内心只有震撼,这就是当地人信仰的力量。
心怀远大志向,决心志投山区,这是我在支教路上的所怀的理念。在长达几天的路途上我积极备课,准备着为他们带去最精彩的课堂知识,带他们领略最有趣的中国文化。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第一堂课就为我出了一个难题,孩子们小的只有一年级,最大的还有几个初三的孩子,这就让我的教学进程中断了。但当我看到孩子们以期待的目光看向我时,我知道我必须兼顾学力不一的孩子们,为他们同等的传播知识。
阳光总在风雨后,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节课的实践和对学生的询问我了解到学生们对散文、文言文和作文写作特别感兴趣,随后我特意设计了文章诵读课,让学生们自己写作自己朗读,在锻炼了学生写作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普通话朗读能力,就这样和孩子们慢慢的打成一片,我也愈发的对教课变得感兴趣。
就这样一天天的,孩子们的笑声、玩闹声充斥在心间,那一张张美丽、稚嫩的小脸蛋留在了我的眼帘,问问题时那温柔细嫩的声线弥存在耳畔。在这里的远大志向早已远去,留下的只有眼前的温存,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是我这一辈子难忘的回忆,这段经历有的只是美好。
崎岖的山路依旧弯曲的趴在地上,白白的云彩依旧悠悠的飘荡。艰苦依旧存在,我们在支教路上依旧坚挺前行。我们的团队在一起经历过风霜雨雪,我们在一起睡过床板大通铺,我们在一起啃过馒头吃过咸菜,我们在一起于牛棚里教过课,我们的情谊是我们在艰苦环境中的一种精神支柱、一种情感寄托、一种家的慰藉。
又起风了,山上的格桑花轻轻摇摆,它生于高原不畏严寒,依旧用笑脸去面对这个生它养它的艰苦环境,所以藏族人把它看成幸福的象征。而我们就像那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冒着严寒的环境、艰苦的条件,坚挺的伫立在这三千米的高海拔之上为孩子们传播爱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