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叔
过年时和发小我们三家一起吃了顿饭,然后把照片发到了朋友圈,配的文字就是好久不见。千言万语不如一句好久不见,是朋友给我的评论。
1
那时候我们都住在一个院里,院里的人都是一个单位的职工。夏天的时候每天都在院子里耍,天黑了我们一起玩捉迷藏,爸妈们在楼下唠嗑乘凉,玩累了就到他们那里偎一偎。
记得那时谁家一做好吃的,我们的鼻子一准能锁定到那个单元锁定到那一家。爸妈不在家时,就到刘姨家蹭个饭。不管做啥,反正吃着就是香,吃完再和张今哥闹一闹。那时候我就是他的跟屁虫,他说啥我都无条件的信,或许说对他一直有一种崇拜之情。有不会的数学题就问张叔,这边说题,那边答案就出来了。
院子里有一个奶奶,每次我们疯的正在尽头时,她都会开窗户和我们喊话,让我们去别的地儿玩。小时候挺讨厌她的,总是阻止我们干这干那,现在想想也可能是我们太闹腾了。
追赶过四驱车的狂潮,琢磨过溜溜球的技巧,陀螺也在铁盒子里旋转过。小时候的快乐一直都存在于那个院里,有哥哥姐姐带着疯,也有同龄的人陪着疯,更有年纪小的追着我们疯。那时候的快乐是远离高科技笼罩的快乐,不会握着个手机玩一晚上,也不会一起打一局lol。而是三个字就可以跑一下午,藏猫猫就可以嘻嘻哈哈一晚上。
其实现在对于好多那时的记忆都断片了,基本上是听父母叔叔阿姨她们唠嗑时说起,勾起我去回忆,这个我想起来了,那个想不起来了。虽然模糊了记忆,但是对于这个院子的感情始终都有,尽管记忆破碎,但是对于它的感情是来自内心深处想念的完整。
2
上初中后,院子里的人就陆续搬走了,包括陪我疯的哥哥姐姐们。以后我的朋友圈子也就变成了同学和院子里同年级的校友。
初中到学校走路五分钟不到,早起去上学的路上总会看到同学,然后一起唠着嗑走进学校。教室在一楼,蓝色的窗户,没有那么的亮堂。
记得入学报到的那一天,班主任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她说:“泯灭差别”,然后在黑板上写出这四个字。刚到我们这个班时,大家似乎都是锋芒的,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些锋芒被四季所温柔。也会因为一句口角,挥起拳头,疼痛会拔起最锋芒的刺,最后让拥抱成为最好的原谅。
有一天课间,课代表叫我去班主任办公室。我内心是忐忑的,心想“我的妈,我犯啥错了”。班主任拿起阅读作业说:“照答案抄的吧,英语作业是不是也是抄的,怪不得英语分上不去。”我一声也不吭的点点头。学生时代总有那么几个打小报告的人,当时真是让人恨之入骨。不过现在想想,也就那样吧,谁让你抄作业了呢。
3
初三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就记着下午的第一堂课总是历史或者政治,我总是困的不行。忘记带报纸,老师就让抄课本。最后发现纸上一大堆黑疙瘩黑圈。
到初三下半年,总是考试,心里承受能力也被不断的刷新。一次一次的排名,告诉你你照最好的高中差多远,你离第二的高中有多远。也算是努力着,有不会的题就去问班里那几个好学生,不管我的问题有多不堪,他们都会一点一点讲解。以至于后来高三总让我想起他们,我啥都会的学霸们,耐心的学霸们。许多感情都是慢慢积累的,从陌生到熟悉,从安慰你到给你擦泪再到给你肩膀依靠。在这其中,天真烂漫时的相处也最纯粹最真诚。那样的感情是可以经过岁月消磨的,尽管已过了许久,它却依旧如初。
临近中考的日子也是过的很快,地下涌动的同学录会被扼杀,直到考前几天才可以重见天日。 不可以带手机的条令,也在最后的合影时被老师淡忘。
“同学们,最后一节课上完了。”(写这篇文章的那天上午我跑完了大学的最后一次一千米)
真的吗?三年就这么过完了?
在四楼教室的最后一天。我拿着没有前置摄像的E66和每一个同学自拍合影,有的连拍三张都没有我的脸。就是那些照片现在依旧躺在U盘里,偶尔会翻看,感叹…岁月是一把杀猪刀。中途,一个男生过来对我说:“二叔,抱抱吧。”我直接用双臂回答了他。忘记了拥抱的时候是相互说了谢谢,还是加油之类的话。反正现在我们依旧是很好的朋友。
全班都在做值日摆桌子,因为我们班也是考场,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01场。我依旧是贴考号,只不过以前是手写,而那次都是现成的。贴完之后胶水被我留了下来,也算是个念想吧。
做完值日的我们在楼下合了一张影,每一个人都是笑着的。
4
现在还是和初中同学联系的最多。我们不太会打电话联系,也不太会频繁见面。
我会出现在他们朋友圈的评论里,也会给他们点赞。会有几个讨论组,互相说着自己的生活。生日时送上我的祝福。放假时也会见上几面。我们就这样从同学变成老同学。
这段时间看了很多文章,也听了许多人的故事。在网络上说再多也只是触及不到的关心,我们都还没有那么忙,千言万语也不如一句面对面的好久不见。
你说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