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私聊我,提出了一个令很多家长都感到头疼的问题——孩子作业磨蹭。这位妈妈告诉我,本来也就半个小时的作业,儿子却要用2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效率极低,而出错率却很高。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想尽了各种办法,真可谓是无所不用,甚至到了“威逼利诱”的程度,煞费苦心,但孩子磨蹭的情况却没有任何好转,有的已经扩展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养成了懒散和拖沓的坏习惯。没有这种情况发生,家长就开始不耐烦,开始焦虑,感到手足无措。
有没有有效的办法解决孩子这样的问题呢?当然有,但不能心急,改掉一个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耐心加智慧,才能搬动磨蹭这块阻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要说如何解决孩子做事磨蹭这个问题,还得从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谈起。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做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又派人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这个实验结果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登门槛效应”。所谓“登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
当然,我们的祖先们也深谙“登门槛效应”的内涵,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得寸进尺”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七雄争霸时期,当时的秦国最强大,并图谋统一天下。秦昭王准备越过韩、魏两国打齐国。但策士范雎说:“现在齐国势力还算是强大,但离秦国很远。即使打胜了,也必须越过韩、魏两国才能到达,很难守住。所以,不如慢慢向外扩展,这样所得的每一寸、每一尺土地,都将稳稳当当地为秦国所拥有,这样就能慢慢统一天下了。秦昭王便采用了这个策略,果然在许多战役中取得胜利。
那么,如何运用“登门槛效应”解决孩子做事拖沓、磨蹭的问题呢?就拿作业磨蹭这件事作为例子,家长们可以尝试下面的法子。
首先,尽可能做到桌面清空,包括对面墙上视线所及的地方均要进行清理,尤其是摆动、活动的物件、玩具等必须移除。这样的目的是排除客观干扰,以防孩子为之分心。
其次,开始对孩子提出低层次要求,如原来两小时完成的作业,现在让孩子用一个半小时完成。这个开始改变的过程对孩子来讲有一些难度,家长要尽可能挤出时间陪伴孩子迈出第一步,并在孩子有进步的时候大加赞赏或适当奖励。时间控制方面,可以考虑为孩子配一个定时器,但不要摆在孩子面前,放置一旁孩子知道即可。
最后,家长就要“得寸进尺”了。一段时间后,当孩子能够经常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了,然后再给孩子提出一小时完成作业的要求,最终走向半小时目标。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学会知趣地退出监督程序,给孩子自我管理的空间。
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路径也不能千篇一律。之前接触过一个孩子作业磨蹭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妈妈在孩子按时或提前完成作业后觉得“不过瘾”,额外给孩子布置一些附加作业。孩子很反感,但也没办法,最后就想出了应对策略——作业拖拉。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一个原本作业积极的孩子,变成一个不爱写作业的孩子。
明代洪自诚在《菜根谭》中也曾谈到这个问题:“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说的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一开始就向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循序渐进地一步步提出要求,就像爬楼梯一样,人们就比较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