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群里有人晒《撒哈拉的故事》,感慨说,这书还是好看,很生活化。我忍不住跟一句:嗯,百看不厌。旁边有人调侃:就记得洗澡那段。哈哈!我也记得。记得她如何混进洗澡队伍里,在一旁偷偷观察沙漠女子由外而内的洗澡过程,简直是一次奇异的历险。那么多年过去,一想起来好像还身临其境,忍俊不禁。
三毛的作品我读过不少,最喜欢的仍是《撒哈拉的故事》,那是她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字里行间都是快乐。除了《沙漠观浴记》,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篇《白手起家》,记得她从垃圾场拣回木板制作衣柜,一点一点把简陋的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记得她那个放着红色靠垫的“轮胎沙发”。还有她那些奇葩的芳邻;沙漠公路上搭车的路人;她的周末餐厅,被当作“雨”的粉丝是荷西同事的最爱;她和荷西手牵手去举行婚礼,草帽上插两根香菜……点点滴滴,平淡琐碎,在她的笔下都是那样美好。哈哈!真的是,一想起来就要笑。
怎么能不爱三毛呢?她的故事是那么有趣,她的生活是那样传奇,她是那么真挚、率性,她的欢笑、她的悲伤,都那么有感染力,让人心动、令人疼惜。
最近一次买三毛的书,是在2014年的初春。《你是我不及的梦》,那本书大多是她的回忆,回忆的是那些与她擦肩而过的朋友们。最后那篇《你是我不及的梦》,是一篇敦煌月牙泉的游记。她在那里结识了在景点牵骆驼的年轻农妇玉莲,去她家中小憩,眷恋着杏花深处小村庄的宁静和温情。当再次独自踏上流浪的行程,她在心里说:玉莲,你就是我所得不到的梦。
那一刻,我深深懂得了三毛的悲伤,她孤单的、漂泊的宿命。三毛,多少女子以为,你是她们不可及的梦,而你辗转漂泊的传奇一生,几度追寻与失去,再多荣耀和鲜花,终究不及月牙泉边平凡的农家女子那平淡安稳的生活。或许,只有万水千山走遍,悲欢离合尝尽,才知道、方懂得,平平淡淡是真!
有人说,三毛不可复制的不是才华与文笔,是她的宿命与挣扎。世间所有最好的文学作品,都是神在把着人的手在创作。身后有神的写作者,是不可战胜的,永远不可能有相同的一个神,站在另一个人的身后。永远不会有相同的宿命,浇灌出相同的作品。“有如神助”——用这个词来形容三毛的文字,实不为过。
可是,荷西死后,她的文字里再也读不到快乐。《雨季不再来》会让我窒息。没有经历过丧失之痛,就不能理解那种像海浪不知疲倦、像沙漠没有尽头的痛楚。一面是与爱人的永别,一面是对父母至亲的牵挂;一面是永无止境的孤独,一面是万人景仰的繁华;一面是对人世深沉的爱恋,一面是月下寂寞的清冷……要有多坚强,才能在失去至爱之后独自行走;要有多绝望,才会用那样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又或者,她只是觉得疲倦,病痛与尘世纷扰让她觉得无力而乏味。生无可恋,不如归去。
已经好些日子没有再读三毛,即使如此,依然清晰地记得她讲过的故事。从《哭泣的骆驼》到《滚滚红尘》,从《闹学记》到《我的宝贝》,从《万水千山走遍》到《雨季不再来》……她用这些作品,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短暂而丰沛的一生。
今天,又一次在朋友圈里读到她留下的美好诗句: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亲爱的三毛,因为爱你,我愿意善待每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