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的时候,需要寂静的环境,对于我来说只能是渴望,现实的条件就是如此,一时改变不了,只有努力的去适合环境。
读书的时候我会徜徉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的灵魂会得到洗涤,用心体会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面对悲欢离合时的思想的转变给我的心灵带来的震撼。
我以前也是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在购买书籍这块是十分吝啬的,只是在心里渴慕书籍成山,自己家里能有个自己喜欢的图书馆,满满陈列自己喜爱的书籍,想看哪本书信手沾来,可我的家里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一本课外书,当时我也不明白,和我同龄的人的家里也很少有藏书,老师在语文课堂上介绍著名作家的代表作,鲁迅的《呐喊》,《朝花夕拾》《彷徨》,还有郭沫若,臧克家,老舍,朱自清,列夫托尔斯泰,李白的诗歌,王维等等这些作者的代表作的时候,可是当多么渴望能通通读一遍。亲自去感受一下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当时就是读也不一定能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内涵,起码也可以过过眼瘾。那时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已。
当年无声告别母校,以为从此与书彻底绝缘了,我这辈子再也没有读书的机会了,回到乡村是必然的宿命,是改变不了的现实,无法形容离开生活八年的学堂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也许是第二次的断奶期吧,是成长中的必然的结果,只记得那时是冰雪融化的季节。
本以为我的命运无法改变,一辈子都改变不了农民的标签,为了基本的温饱,每天必须坚守日出而出,日落而息的生活。忙忙碌碌中锻炼好体魄,却萎靡精神世界,不知不觉间,我也被村里的环境而同化了,感觉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不复存在,而是被庸俗不堪的思想取代了。有时自己都讨厌自己。面对自己的改变都很吃惊。这时书早在我的生活里消失了,提笔忘字,拿笔的手颤抖不停,心还砰砰乱跳,感觉自己从来没有上过学,一下子退化到了幼儿园的状态。真应了“人不学就要落后,刀不磨就要生锈,”这句俗语。
然而,这中间,既不看书,也不练字,当身处白云蓝天下,沐浴和煦的阳光是时,心里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冲动,渴望我还是那个背着书包漫步在林荫道上的学子,看着中学生放学三五成群走在路上,还以为我就在其中,有一股力量一直在心里蠢蠢欲动。那时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
岁月不饶人,时光催人老,转眼间人已到中年,却没有想到与书结缘,找到了发挥所长的天地,自己在能保证基本生活的情况下,有书可看,我也舍得花重金购买自己喜爱的书籍,我的爱人和孩子有都特别支持我,无意中又增添了力量,用文字表达每天的喜怒哀乐,每天都畅游在自己的世界里,好不惬意。就是时间有点紧促,看书时的环境有点嘈杂,因为每天都是在挤时间,是在业余时间在做事。
我一直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就会有的,”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有书的生活才有快乐,有书地方的才会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