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偶尔会走路不稳当,不是踩个小石子儿砖头,就是碰到桌椅板凳,我的胳膊腿,没少为这受伤。到了夏天就惨了,破皮儿流血就是家常便饭,好在小孩修复快,没多久我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我妈吆喝一顿不长心,擦完药嘟囔着又得洗脏衣服,这个事儿,长大了不就好了么,谁也都没在意。长大了好像也没完全好,特别是生孩子以后,似乎家里的饭桌、茶几、凳子、床登登,凡是带“角”的,都跟我过不去。
胳膊肘和膝盖,妥妥的重灾区,这边还没消肿,那边又起来一块儿。在昨天之前,我也一直以为是自己平衡性差,还不长心。
触觉,让你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胎儿在母亲体内,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母亲就是他,他就是母亲的一部分。出生以后,虽然在肉体上与母亲已经分开,但在心理上仍然是连在一起。
子宫里,温暖自由的海洋,是母亲的女性能量,透过腹部的光束,是父亲的男性能量,生命在孕育,灵魂也在积聚。
母亲的子宫是温暖的海洋,新生儿仍然保留着原始的、合一的感觉,那是个无我的场域。
十个月的婴儿,已经怕“痒痒”了,他的触觉已经发展到,可以有一个“独立”的我。自我边界意识,开始慢慢成长。
自我边界感,分为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像前文我的“小困扰”,就是身体边界感不强,不够明确,没能很好的避让、绕开障碍物。
走路的时候,容易撞到人,如今想来,也是这个原因吧。学开车那会儿,也总是很难把握车的前后左右边界。那怎么办?看来要好好补补课了。下文再细说。
触觉的发展,建立了身体边界,把我们与万事万物分开来,又随着心理的发展,逐步摸索着成为一个独立的“我”。
终归,我们要重回完整
出生,是与母亲的生理分离;自我,是与母亲的意识分离。心理上的分离,有了人到老都没有走完。
一个独一无二的灵魂,蕴藏在小小的身体里,在一次次的分离中,渴望着回归合一的本来样貌。而爱情,给了我们最大的融合幻觉,似乎失掉边界,就找回了那份完整。好的爱情,确实能让人体验完整,我们和彼此的神性相遇,彼此成全。
触觉,又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呢?想想初识时牵手的紧张,热恋时拥抱的甜蜜,腻味时亲昵的温存,争吵时颤抖的手指,冷战时落寞的后背,等到慢慢变老,左手牵右手的踏实。儿歌里不也这么唱么,“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
只是好的爱情,从来只青睐自我完整的灵魂。我们来来往往又遇到多少人,建立种种连接,有的照个面就分离,有的相互纠缠直到终老。才不得不发现,自我完整这条路,终归只能自己走。
精神边界,映照着我们和此生遇到人的种种关系。边界模糊不清,把他人当成自己,把自己过成别人,都回不到心里那个家。
古老的灵魂,从合一中来,历经分离,在体验中,回到合一中去。
唤醒触觉,走上回家的路
触觉,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又能与他人连接,保护自己的边界,也尊重他人的自我边界。
生命是灵魂的临时居所,行走在皮肤的纹理中,踏上回家的路。它从全一状态来,历经分离,前往各种实相,去体验,去成长,带着完整的自我,又回归全一。
当一个孩子会说“我 ”时,他手的长度,已经可以触摸到全身了。这奇妙的身心合一,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存在着。
一路行走,或者父母的教导,或者特殊的事件,或者社会的历练,又或者仅仅是人未衰心先老的无奈,我们渐渐忘了去和自己的身体的身体连接,让古老的灵魂在同样深远的触觉中,一点点醒来。
泡个澡吧,感受清水怎样流过脊背,在蝴蝶状的肩胛骨下分开又合拢;感受泡沫爬满全身的细腻,滑滑的有些黏度软软地可以捏成一朵云彩;感受棉质浴巾的温暖贴近,细小的水珠在胳膊上微小地破裂着,没有了水来过的痕迹。
给爱人做一次按摩,去连接他的辛劳和爱家的真心;给宝贝一个亲吻,去感受他的柔软与对我的信任;抱一抱爸妈,拉一拉友人的手,都是好的。
去抚摸一片叶子吧,感受叶脉的粗细走向;把自己埋进沙堆里,体验沙子的湿润与清凉;玩一回泥巴,光脚踩一次雨水,都是好的。
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说:“天底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做好自己的事,不插手别人的事,臣服老天的事。边界清晰,守护好自己的,尊重他人的。
让我成为我,让你成为你,让他成为他。
让我们相爱,而又不同。
以上内容是为应童女士微课《触觉的真义》课后分享,感谢传递,内含个人解读。成长在继续,今日的认识,不一定成为明日的行为,活在当下。
看文的你,有没有想起什么?在摸着自己的耳朵吗?它是烫的,还是凉的,湿润还是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