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只”,而不是一只,更不是三只,多只。一只,单。三只,有点乱。多只,则与抒情议题不匹配。两只,则有完整无缺之感。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嘛。
“黄鹂”,漂亮,美好之鸟。
“鸣翠柳”,很美好的环境,很美好的生活状态,很美好的生活方式。此处环境宜人,此时岁月静好,生活如意美满。
一行白鹭上青天。
前句写近景,此句把目光放长,放远,看到远方美景。
“一行”,不是一只,不是两只,不是一群。而是一行,前后相继相连,那是一个集体,那是一个团队。
“白鹭”,漂亮,美好之鸟。
“上青天”,目标更宏大,更高,更挑战。舞台相对于翠柳也更大。
两只于翠柳中嘤嘤相鸣的黄鹂,看到“一行白鹭上青天”,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这两只黄鹂在翠柳间相鸣,你们那几只白鹭排成一行冲向青天,奋翅高飞。黄鹂的内心会不会有颤动与感染?生命的方向感与激情有没有被召唤与点燃?
窗含西岭千秋雪,
“窗含”,这个词揭露了作者所在位置,前两句乃作者于室内看到室外之景,看到两种生活方式,两种存在状态。“两只黄鹂鸣翠柳”也许是自己存在状态的景象,也许是眼中他者的景象,存在状态。
自室内由窗西望,可以看见西岭之上千年未化之雪。近景远景统一于一个画面之中。或许实写,或刻画之景乃暗喻。“窗含”即“心含”,“窗含西岭千秋雪”即“心含西岭千秋雪”,窗即心,景即情,情即景。
“西岭”,很高,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西岭可能因“争高直指”而深入高空之冷,积雪于山,积雪于身,积雪于顶。
谁也因“争高直指”而遇冷生雪,块垒于心久久不融?山脚柳“翠”鸟“鸣”之时依然积雪于谷,于顶。“含”也许含有谐音的“寒”意。
“千秋”,应该不是自己一人生命长度的夸张,而是对另外一个时间对象的描述。“千秋雪”也许是一个大命题,大活,历史的大项目。作者也许发现了一个历史的大活,大项目。雪积千年,千年未融。
雪也许指一种品质,洁白,洁净,高洁。这种品质上承千年,接续至今,至此,至己。我的窗,“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之时,则“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停放。随时可以出发,终究会出发,不死的想法。一切都有准备。也许受“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激发,也许与“上青天”的白鹭本是一个物种。也许此刻的生活状态——“两只黄鹂鸣翠柳”和一直想打开的生活状态——“一行白鹭上青天”,“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作者内心一直聒噪提醒的声音。要不要再等一等时间与机会?还是“时间开始了”,动手吧?还是时间该开始了?
也许?“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出发,也是等待,也是离开。而“窗含西岭千秋雪”,是杜甫之所以出发,等待,或者离开的原因。
还是?张玮玮《米店》里唱的:“爱人/你可感到明天已经来临/码头上停着我们的船/我会洗干净头发/爬上桅杆/撑起我们葡萄枝嫩叶般的家”。
杜甫对家的美学期望也许不仅仅是“两只黄鹂鸣翠柳”,而是要再来点“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来点“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狂想。
“舞步划过空空的房间,时光就变成了烟”的生活该了结了。该“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拿着命运”,离开“空空的房间”,坐上“门泊东吴万里船”,去外边“寻找自己的香”了。
“东吴万里船”,“东吴”固然取与“西岭”对仗,“万里”取与“千秋”对仗,但二词又在指向一些历史事迹。
百度百科“万里桥”:“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设宴送费祎出使东吴,费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该桥由此得名。”据载康熙年间桥头曾挂“武侯饯费祎处”的匾额。
杜甫有一首诗《狂夫》,也提到这座桥:
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
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