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阶段我们学的是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生计算出错很多,我进行了总结反思,学生的错题原因如下:
第一、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
第二、概念、法则不清。
概念、法则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概念明确才能判断正确,运算推理才会合乎逻辑,概念不清便会引起计算错误。
第三、感知不明确。
如,有的学生把26看作62,把“+”看成“÷”。
四、负迁移的影响。
如,25×4=100是一个强信息,很多学生在计算24×5时受到干扰而产生错误。
第五、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例如,教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学生习惯了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见到不同的“8-6”之类的题目,往往会不假思索的得到“14”。
第六、不良的学习习惯,态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检查习惯,检验习惯。正是由于学生的这些习惯没有完全养成,所以容易造成计算出错。
那么,针对学生计算容易出错,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重视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平时,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强这一特点,还可以选择作业典型,提出口头表扬或书面表扬,让学生仿效,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注重首次新知识的感知。
如在板书中显示,语言强调,或采用反例,可以专项训练,或对比辨析,以保证在开始时就形成鲜明的印象,尽量减少失误。
第三、加强计算基本功的训练。
我们可以在每一节课去前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有易到难,坚持下去,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在计算中,我们还有必要引导发现和总结一些运算技巧,并加以灵活运用,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自觉检查、随时验算的好习惯。
第五、加强课堂练习的指导。
教学计算时,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法则,而且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争取在课堂上多练习,完成一些课堂作业,特别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失误及时给予指导。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简单和迅速的,而是一个细致、长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用聪明智慧的火花,点燃每一个学生的数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