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只是因为知道并不等于做到,知道和做到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是什么造就了知道和做到之间的空缺呢?原因有三:
【信息超载】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的沟通更加快捷方便;让我们一键式购物到家;让我们足不出户便能知晓天下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
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还有海量的信息,每天层出不同的新闻、资讯让我们应接不暇,我们很容易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总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今天报化妆班,明天报瑜伽班,后天报写作班,大后天报演讲班,感觉自己很忙很充实,但是却啥也没学到。太多的知识会让我们产生焦虑感,尤其是学过的东西不能应用到生活中,给生活带来改变,更是增加了无助感。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学会筛选,找出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啥都想看,啥都想把握,啥都想学会。
记得有个猫友分享了他们线下读书活动的感想,其中就想到有一个人分享了他的读书方法就是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列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然后对照目录去寻找答案。这样做可以让我们快速的解决问题,但是有一个弊端,就是不能从头到尾把一本书看完。有些人会觉得很不踏实,因为好像忽略了书中很多的精华,但是这个分享的人说他看了40到50本书之后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其实带着问题去阅读,远比盲目地看完一本书,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
比方说给你一副图,里面有10个动物,9个图形,摆放位置没有任何规律,给你两分钟的时间记忆,然后问你图片中三角形有几个,老虎是什么颜色的,你能回答出来吗?估计比较困难吧?但是如果在你看这幅图片之前就把问题先告诉你,让你带着问题去看,相信你快速就能找到答案,信息筛选的作用也在于此。
【消极过滤】
消极过滤分为两种:一种是看到一个观点,就觉得根本不可能;另一种是自动屏蔽和自己不一样的声音。
如果抱有第一种观点,就会缺少很多探索的脚步,失去挑战的勇气。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我根本爬不上去,绝对不可能爬到山顶。但是有人却做到了。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故事。一头大象在它幼年的时候用铁链把它拴住,它挣脱多次无果后就会放弃挣扎,即便成年以后跺一跺脚就能把铁链震断,它也不敢尝试。幼年的阴影告诉它,那是自己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这样的想法让它失去了逃生的机会,多么可怕啊!
我们抱有第二种想法,就会产生大家常说的乐观偏见。我们往往比较关注自己比较认同的东西,对于与我们相悖的东西,我们往往会选择性忽视。这样的想法会极大的局限我们的视野,让自己故步自封,很难取得进步。
东汉文学家班彪小时跟着堂哥班嗣求学。
班嗣家中藏书很多,许多人都来他家借书。班嗣虽然也修习儒学,但较喜欢老庄的学说,认为老庄学说崇尚自然澹泊,不追逐世俗看重的一切,和儒家讲求的忠孝仁义不同。所以当有人向他借老庄的书来看时,他便劝这位朋友打消这个念头。既然已经学习儒家思想了,就不要再读老庄,免得像《庄子》里的燕国人一样,要学赵国人优雅的步姿,结果非但没学成,连自己原本走路的方式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国。这就是一种故步自封的思想。
要想打破“消极过滤”的魔咒,就得多使用“绿灯思维”,保持开放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故步自封。
【缺少跟进】
对于一个想法去做,去行动,去跟进,远远比一百个想法更有效。
都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对于一个新观点、新知识,要时常跟进,重复运用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真正变成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以前觉得书看了就是自己的东西了,殊不知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没有行动,读100本书可能远远不及别人读10本书来得有用。
制定跟进计划,积极执行,监督反馈,就一定会让我们收获不一样的惊喜。有时候我们只是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就感觉多了一份责任,放心里远远不及白纸黑字来得更有约束力。
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其实很短,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打破“信息超载”和“消极过滤”的魔咒,积极跟进。也许我们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但是我们至少努力和尝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