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直是国产片保护月。
在这个充斥着所谓青春和英雄主义纵横的电影界里,纪录片像是一股清流,能够让人沉下心来,静静品位。
《我在故宫修文物》,总共三集,每集时长约一小时,却是历经5年的项目调研,4个月不间断的纪实拍摄。
为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会比《故宫》纪录片的分数高呢?
我想,或许是因为,用着年轻人的视角,通过这群特殊的群体,将古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吧。
我
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沿袭着师徒制。
驾着金丝边眼镜的大师们,并非想象中的不食人间烟火,他们嬉笑怒骂,养鸟种花,打杏逗猫。
脸庞还略显稚嫩的学徒们来自北京知名高校,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故宫里,摒弃了自己的创造性,跟着师傅修复文物。
他们过着朝八晚五的生活,慢工出细活,他们从来不加班。
他们素面朝天又衣着简朴,怕损害文物,他们从来不化妆。
师徒之间的关系,尊敬之余,更似家人。
老师傅们总是和颜悦色,时不时将徒弟们打趣一番。
年轻人们有着高校学历,将新技术与旧法子相结合。
这是新旧交替的时代。
老师傅们退休之际,将新人领进门。
很多大师都是出自文物修复世家,他们对文物的感情不言而喻。
选择这的年轻人又是能够坐得住,他们对日复一日的修复毫无怨言。
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在这里近距离地展现。
他们有他们的信仰,也接受着新时代的变革。
在故宫
明清时期,这里是权与利的暗潮涌动之地。是皇权,是宫斗。
现代社会,这里是我国的非文化物质遗产。是见证,是传承。
故宫西侧办公区内有几个连在一起的、不起眼的小院子,这里“隐居”着一群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大师,每日里从事着世界上最昂贵的工作。
在清明上河图、马踏飞燕等世界顶级文物见到观众之前,都要经过他们的清洁修复;别人只能远观不可把玩的绝世珍宝,被他们的双手日复一日地摩挲。
与喧闹的旅游区不同,这里像是世外桃源,静谧又舒适。
只是,出于保护文物,对用水用电规定严苛,每天修复师们都要去排队打上一天的热水,备用在办公室,而且,故宫内是不允许吸烟的。
他们每天上班要连着打开好几扇大门,边开门边吆喝几声。
有人说,这是因为故宫闹鬼;而他们只是怕开门的时候,不小心撞伤了小动物。
他们每天下班也确认要把门一一锁上,西侧又恢复了宁静。
这是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毕竟故宫的文物们独一无二、价值连城。
修文物
如果没有文物修复师,我们在博物馆里见到的文物将是另一番场景。
反复地调试,也可能是修复好了一个部分,另一个部分又出了差错。
当他在故宫博物馆的展厅里,注视着自己修复的钟时,又有点心酸。
钟表是动的,尤其是音乐水法钟,修复完成的那瞬间,上面的小动物随着音乐栩栩如生的画面,比静静陈列在展厅里,有着天壤之别。
漆器修复师不可避免的就是生漆过敏。
他们遵循着古法,在夜里去漆树上采漆,自己炼制。因为市面上的漆多含化学物质,会伤害文物。
书画组结合现代高科技,研究每一个色块,针对性地修补,再做旧。
不管是修复什么,都遵循着尊重文物,尽可能地保留文物原样的准则。
正如木雕组修复师所言,文物修复是一次古今对话,你会去查这件文物的史料,你会去了解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揣测他的年龄和职业。
比起我们站在展厅,暂时的凝望,修复师们对这些从破旧不堪到焕然一新的文物,比我们更有深刻的体会。
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逐渐变得包容和开放的同时,也忧虑着文化侵略。
那么,这部纪录片,值得一看。
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去了解文物修复师的生活。
所谓的文化,有人了解,有人提及,有人传承,才能称之为“文化”不是吗?
最后,结合影片,推荐一本书——吴军的《文明之光》,更好地了解我们博大精深的文明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