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更深入的发展,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各种各样的制度性问题,政策问题以及各种零碎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姑且不考虑制度性的宏观设计问题,本文仅探讨互联网手机供不应求类型的市场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其实只要灵活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姑且我把这一种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现象叫做互联网手机销售模型。互联网手机销售模型不光仅仅局限于互联网手机销售中才会出现的问题,之所以探讨互联网手机是因为其具有该模型的典型性。互联网手机模型就是 在某些因素下生产者不能提高价格来使供需达到平衡,使之其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大家都知道根据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的供需平衡,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低于平衡点价格时,生产者会提高价格同时扩大生产直到供需平衡点时才趋于稳定,在没有外界的影响下会长期稳定(考虑到税收,价格的限制性上限等等因素会重新平衡)。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手机的价格会比传统手机的价格低很多,在竞争中有极大的优势,因此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而生产者依旧不会通过价格的提高使供求曲线平衡,(下一段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而市场经济的规律又不能打破。这时自然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群体———黄牛。
黄牛在中国是一种新型群体,伴随着批评和谴责慢慢成长,甚至在大部分行业中是违法的行为。例如,倒卖火车票的黄牛就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在这里我绝对不会为黄牛袒护什么,有时这帮家伙故意炒作市场价格确实很过分。但我们需要在这里重新看待黄牛的存在,首先黄牛的存在是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出现的群体,绝不是偶然。但不是所有的商品交易都会出现黄牛,只是一小部分商品交易过程中会出现的。 下面咱们看一下到底哪些商品交易的过程中会出现黄牛。在有黄牛存在的某种商品交易中必然会有以下两种因素,缺少任何一种因素都不会出现黄牛。 1物品是相对而言是稀缺的,2价格不会因为供不应求而上升或者自发调节到供需平衡状态(例如火车票价格是国家标准,不会因为春运而大幅提高价格)。我们暂时把像出售火车票的生产者叫做定价生产者,其生产的商品叫做定价商品。定价生产者不能随意变动价格,因此黄牛党就会替定价生产者们完成他们不会通过价格的调整去达到供需平衡的任务。 我认为黄牛党至少有两大好处。第一个就是福利经济上说的一样,在这里我们不刻意讨论福利经济学,但可以利用福利经济学公认的一个影响深远的结论:市场上的供求均衡可以使买着和卖着得到的总利益最大化。第二个就是因为黄牛的存在可以使该商品供求均衡,从而让对该商品需求缺乏弹性的高评价者可以真真切切的买到它。(可以想象一下当一场瘟疫来临时,治疗该瘟疫的药品价格会急速上升,然后人们大肆批评这种趁机捞钱的无良商家,而现在的你真的得了瘟疫,然后去药店买了治疗该瘟疫的药物,一个星期后,你康复了!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因为药品价格上升,当你得了瘟疫还能买到药吗?人们为了防御瘟疫,或许早就让药品买断货了,所以供需平衡会让商品流入给更需要它的人们手中。) 至于第三点好处或许就是增加就业了。
或许我不管怎么解释都无法为黄牛洗白,我承认黄牛的存在有时会公然买断商品,以哄抬价格,从而谋取暴利。但我们应该就事论事,针对具体不同的定价商品具体对待。 这时搞清楚定价商品供不应求的前因后果则显得至关重要,到底是因为黄牛的存在导致供不应求还是因为该定价商品本身稀缺还不能通过价格调节到供求均衡才出现的黄牛?
前面两个疑问对应的前后关系就是黄牛先于该定价商品出现还是该定价商品和黄牛同时存在或者说该定价商品先于黄牛流通在市场上?
我们先来讨论第一种情况:就是因为黄牛先于该定价商品的流通出现,这就考虑到黄牛们事先预言该定价商品会供不应求(实际上刚好会达到供给均衡,因为黄牛的误判而参与进来了,结果导致真的“供不应求”了),从而事前通过某些特定手段筹集该商品而获利。在第一种情况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黄牛们不认为该定价商品会供不应求,但却认为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例如粮食,从而事先买断,囤积,故意哄抬价格,因为粮食对于人们太缺乏弹性了,是极其刚性需求的物品,所以不会因为价格的上升需求量减少多少。对于这一类黄牛就要果断采取法律手段严厉打击了,那类黄牛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资源配置有效性。但第一种情况过于理想化,考虑到国家法律和竞争关系不太会出现黄牛都保持一致哄抬价格,但在垄断行业出现的可能性就能大些。其实第一种情况下会出现黄牛的几率不大,我倒是认为第二种情况下出现黄牛的几率很大。
第二种情况:就是该定价商品一开始就供不应求还不能通过价格调节到供需均衡才需要黄牛出来帮助以达到均衡。这时则是商品流通后才出现了供不应求,供不应求是前因,黄牛则是后果。但不管是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有一点是肯定的:黄牛的存在导致该商品比没有黄牛时更加供不应求了,因为黄牛通过某种手段买到一部分商品后,导致定价商品在总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更少,而对该商品的评价高于其价格的人数还不变,更加剧了消费者按商品官方既定价格购买的难度。
现在咱们话题转到互联网手机的销售上来吧,就按目前销售最好的小米手机来说吧。小米手机的产能一直不足而饱受饥饿营销的批评。黄牛按原价收购小米手机在按供需平衡点的价格出售手机获得利润,黄牛参与抢购小米手机的坏处只有一种,就是加剧了想使用该手机的人们的抢购难度,这种情况下前因是手机本身就供不应求,后果才是黄牛的出现来调节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黄牛应该被包容,因为他带来的好处大于坏处,至少他们让更需要小米手机的人们能买到手机,再考虑到福利经济学的结论:供求均衡可以使买着和卖着得到的总利益最大化,买者的最大利益达到了,只不过卖着最大化利益一部分被黄牛拿走了,但你不觉得这又增加了就业了。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上讲:黄牛得到的利益没有让参与买卖的任何一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因为黄牛扩大了增量,其利益是在增量上获得的,而不是存量上获得的。因此这时可以得出一个看似奇葩的结论:黄牛的存在基本可以让买者,卖者,以及黄牛本身达到三赢的局面。
在这里我们额外讨论一个问题,互联网手机价格既然又不是国家层面制定的硬性标准,为什么不通过控制价格的使供需平衡呢? 下面我们好好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互联网手机之所以叫互联网手机不仅因为其销售渠道在线上,更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手机不依靠手机本身的硬件赚钱,所以性价比就会很高,相对于依靠赚取手机硬件价格的传统厂商有很大的竞争性,传统手机厂商根本就竞争不过他们,或者说互联网手机优势太大,即便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也不太会通过竞争来解决,竞争是在同类或者类似商品中存在的,或许因为互联网手机压倒式的价格优势,狭义地说这就让互联网和传统手机不属于同类商品了,所以以求通过竞争达到缓解互联网手机供不应求的方式就行不通,事实上也证明就是行不通。但是互联网手机和互联网手机可以竞争,比如说小米手机和荣耀手机一样,但市场又证明尽管有竞争,两者都是供不应求的状况,这只能说明大陆市场还缺乏优质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参与竞争。 互联网手机基于广义上的硬件免费(就是手机终端本身利润为零或者很低)来吸取大量的用户,基于自家互联网手机的定制UI绑定用户使用习惯从而推出其他与之配套的智能家居和智能配件赚钱,还可以基于自家的UI赚取内容费和软件费,这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是一种大趋势,除了iOS,谁不改变谁只能等死,所以大趋势已定,手机本身价格必须很低,谁要是为了想让手机达到供需平衡而涨价就会被淘汰,而目前新出现的乐视超级手机更使这一行业的竞争加剧,甚至乐视的超级手机的价格低于成本,他们通过低价吸引海量用户,从而做基于手机的生态链,通过这个生态链赚到钱足以弥补手机硬件的负利润。所以互联网的手机不会因为供不应求而自发地通过调节价格达到供求平衡。
继续讨论互联网手机的另一种情况就是期货,其实互联网手机厂商为了变相的赚取硬件的价格,但又不希望提高了价格后会让自家手机的性价比和热度降低,从而通过期货达到目的,其实期货就是推迟出货时间,或者减少供货。手机元器件市场发展迅猛,基本上价格降低幅度和时间关系很大,所以一般互联网厂商先提前几个月发布高性价比的手机,在那时看来该手机的配置很强大,所以足够赚足媒体眼球和保持足够的热度,直到该手机使用的元器件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降到合理的区间,互联网手机厂商才大量出货。这也符合经济学原理之一: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 生产者会提高价格,和扩大生产直到均衡,但此时因为某种原因,情况是相反的,生产者主观不能提高价格和扩大生产,所以就会扭曲对生产者的激励,所以就会出现期货这种情况。。。
上面论证那么多就是为解决方案做理论基础,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市场会出现目前的现状的原因了,所以黄牛的存在是必然的,下面就讨论怎么通过打击黄牛的方法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我们知道互联网手机这行只要出现供不应求必然会有黄牛,甚至黄牛的存在还会有更多的好处,那么打击黄牛,必然要出现另一种群体替代黄牛的职责,而商家涨价是不会考虑的一个选项,那么问题就是用什么打击黄牛。。。答案是套餐。对,用套餐足以打击黄牛。
假设小米4裸机价1999,但市场供不应求,黄牛加价2200才能买到。假设现在小米公司也出一个套餐就2200元档,和黄牛价格一样,但套餐里面赠送价值200元的赠品,试想一下,消费者会购买哪个?但是很快就会发现黄牛会降价,或者连套餐都会供不应求,如果黄牛降价说明该裸机均衡价格在1999到2200之间,这时小米公司可以选择动态调整套餐进一步打击黄牛,其套餐价格总是和黄牛保持一致,因为黄牛卖的是裸机,而小米公司套餐里除了裸机还有赠品,黄牛肯定竞争不过套餐。如果连套餐都供不应求的话,说明该手机裸机均衡价格很有潜力,但不能说明裸机均衡价在2200以上,因为黄牛可以把套餐里的东西卖掉以弥补收入。以上这种解决方法代价比较大,谁能准时掌握黄牛市场每天的手机行情价格呢?若按照昨天黄牛市场行情再制定套餐则带有滞后性,而且不同地区行情还略有差异,以至于很难制定有效地动态套餐! 第二种就是多档静态套餐,裸机价1999,套餐一2050套餐二2100套餐三2150套餐四2200 套餐五2250 等等一直设置下去,而且套餐间的价格跨度可以根据市场分析调整大小。终究会有一种套餐达到均衡价格,但是一定还要保证裸机的供货数量,如果黄牛整套餐,里面的赠品销售难度肯定大于裸机,有利于压榨黄牛的利润。肯定还有有人为此大骂,他们会说你套餐都能有货,为什么裸机就没有货,在我看来,套餐的存在反而保护了消费者,这让更想购买小米4的用户可以买到。黄牛是绝对避免不了的,生产者自己销售套餐只是变相的充当黄牛的作用,但保护的却是消费者,毕竟你买到的套餐除了裸机还有等价的赠品啊。但还有一种问题就是在消费者和黄牛人数以及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厂商设置了套餐,更就不是加剧了裸机的购买难度?但是再考虑一遍,套餐的优点远大于缺点,而且套餐出现后会让黄牛行业的边际者脱离这个行业,压榨了黄牛行业的总利润,从而减少了黄牛的总人数,所以我前面说的套餐的存在和黄牛人数不变是矛盾的,它们是因果关系的。
但我看到的是即便是厂商实施这一套,黄牛依旧不会死,根本原因还是遵守了经济学原理,套餐也有个均衡点,假设均衡套餐是2200元档的套餐四,而黄牛把均衡点的套餐抢去,然后把套餐里额外的赠品低价出售掉,获得了100元,再以2150出售裸机,因为这时2150元档的套餐三 也是供不应求状态,所以黄牛2150出售裸机还是有市场的,毕竟他们还可以赚50元。但是套餐的作用就是不断压榨黄牛的利益,让黄牛在这一行的机会成本变高,从而让更多的人离开这一行。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对某些特定的互联网手机在实体店销售时进行收税,因为互联网手机的销售渠道只能在线上,线下渠道则就是黄牛加价销售,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告诉我们对某种商品进行收税会产生买卖双方的无谓损失,但同时也可以减少交易规模。如果套餐和税收同时进行,那么黄牛就会得到致命打击,从中得到的利益则属于消费者。
第三种方式就和经济学比较远了,就是线上销售渠道的互联网手机厂商可以利用收集到大数据分析确定黄牛的抢购账号予以封杀,对同一收货地址只发一台手机,这样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黄牛,但是也可以加大黄牛在手机行业的机会成本,让其更多的从事其他行业。
但政府倘若仅从解决就业的角度思考的话,那么互联网手机行业的黄牛就应该予以保护,但为什么现在是,既打击黄牛,但又不是彻底打击的尴尬局面。
以上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互联网手机销售类型的一些论证,此结论不仅可以用的互联网手机销售出现的问题上,也同样适用于该经济模型的任何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