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我妈啰嗦。
怎样才算是讲话啰嗦呢?
美国的跨界沟通专家马克·郭士顿(Mark Goulston)认为与人谈话分为三个阶段:
1. 你说的话还能引起对方的兴趣,你能切实地感受到对方在认真聆听你的话。你感觉很好,并且你的感觉会随着你说话越多变得越好。这个阶段到了后期,你的听者已经渐渐感到厌倦了,但因为你感觉良好,所以不会注意到听者的注意力下降。
2. 你已经忘记自己说话的目的了,但因为自我感觉良好,你决定继续说。这时候话题就已经脱节了。由于内容不同了,你的听者已经完全丧失了兴趣。当你注意到听者已经在走神的时候就是第三个阶段的开始。
3. 你发现你的听众已经走神了,那怎么办?自然是要赢回听众的注意力。你会变本加厉,说得更多,企图让听者重新跟上你的节奏。
我妈和我谈话时就长期停留在第三阶段。如果你和他人谈话时进入了第三阶段,那么你就算是啰嗦了。应对第三阶段,我们应该让听者说话,自己来当倾听者,形成互动,让谈话愉快地进行下去。
古语云,医者不自医。马克·郭士顿一直专注于研究沟通技巧,其著作《只需倾听》更是被翻译成了 14 种语言,畅销多个国家。但他在参加职场节目时,说话依旧会说得过多,还受到了他的好友,同时也是节目主持人的马蒂·乃姆克(Marty Nemko)的批评:
马克,作为倾听方面的专家,你自己本身就要少说多听。
为什么连研究沟通的沟通大师都会收不住话匣子,让人觉得啰嗦呢?
◆我们渴望被倾听 ◆
我们在《别人过得不好,又不关你事》中提到,小孩会不停地纠正自己的言行去获得父母的认同与赞赏,长期以往,我们就形成了希望通过自身言行去获取他人认同的想法。当我们在说话而别人在听的时候,我们就能获得认同感。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说话有人倾听是一种幸福,我们为了留住听众,不自觉地越说越多。
◆我们信心不足或过剩 ◆
写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很重要。指导老师一般会给学生灌输一个信息:参考文献越多,你的论文就越严谨,越无懈可击。我们在陈述一件事时,假如信心不足,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我们就会言尽其详,把所有的细枝末节都描述一遍,以增加自己的话的可信度,导致说话过于冗长。
而信心过剩则会让我们把自己当成权威专家,滔滔不绝地讲述相关知识,希望获得他人的崇拜。
◆说话的感觉真棒 ◆
在说与我们自己相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释放出 “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兴奋神经递质,能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让我们变得兴奋。我们说话的时候之所以会越说越兴奋,停不下来,就是因为沉溺于多巴胺带来的快感。
如此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话唠的倾向。
但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话唠了。我们最宝贵的资产就是时间,一句话能说完的事情,用十句话说,就浪费了九句话的时间。想象那九句话的时间又可以传达多少有效的信息?为了更高的效率,我们急需培养简洁交流的习惯。
马蒂·乃姆克在节目录制后给马克·郭士顿提了一个建议,让他在交谈的时候谨记 “红绿灯法则”。“红绿灯法则” 和我们文章开头分析的谈话三阶段有点类似:
1. 谈话刚开始的 20 秒内,你的谈话红绿灯是绿色的,这时候你说的话对方都会认真听,并且迅速地吸收。
2. 然后在接下来的 20 秒,你的谈话红绿灯就变黄了,这表明对方已经渐渐对谈话失去了兴趣。
3. 谈话 40 秒钟过后你还在滔滔不绝地说话,你的谈话红绿灯就转红了。在红灯的时候说话,那就算是啰嗦了。
马蒂·乃姆克所提供的 “红绿灯法则” 并没有科学数据支撑,只是一个广在媒体界流传的交流法则。但红绿灯法则基本上符合马克·郭士顿通过研究得出的谈话三阶段,还是值得一试。
所以,在谈话的前 20 秒,你要将重点都给到对方。不然对方不仅会觉得你啰嗦,还会不能完全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想要在 20 秒内传达关键信息,要求语言简洁明了,这里有三条让你语言更加简明的小建议:
❶ 先动笔
这个建议适用于工作上的交谈。工作上分秒必争,花时间把想说的重要信息罗列在纸上似乎很耗时间,但是那是值得的,因为它能帮你省下更多的时间。
把重要信息罗列在纸上能帮你迅速地理清思维框架,找出点与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除此之外,它还能帮你有效地组织语言,快速理解自己的观点,删除细枝末节的赘余等。等到真正交谈的时候,你有所准备,前 20 秒钟就能紧紧地抓住工作伙伴的注意力。
❷ 不说客套话
在这个商业时代,滥用成瘾的商务用语早已让人心存芥蒂。用正常的语气去说不仅能帮你省下说客套话的时间,还能拉近你与交谈对象之间的距离。
❸ 千万别让对方猜
让对方猜,是交流时的大忌。对方应该安安稳稳地接收你提供的信息就好,让对方猜,对方会分神,无法全心全意接收你接下来提供的信息,更何况,对方还有可能猜错。
当然,谈话前 20 秒钟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你能进行一次愉快顺利的谈话。因为谈话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当你发现你陷入了谈话第三阶段的困境时,牢记:
闭嘴,让对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