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俄乌战争在乌东城市巴赫穆特进入一场惨烈的绞肉机般的消耗战状态中。
俄军借地利及炮火优势,在巴赫穆特周边疯狂消耗乌军有生力量。俄瓦格纳部也为此付出重大代价。
在地利不便,火力不够的情况下,乌军用大量征召兵、雇佣兵,用血肉之躯抵抗俄军进攻。虽然俄军总体进展不大,但是却持续稳定向前推进。
虽然去年12月,瓦格纳负责人就说要将巴赫穆特变成乌军的人肉磨盘。虽然西方不断有人发声,认为在巴赫穆特这个地区消耗乌军大量有生力量非常不值得,建议乌军可以后撤选择有利地形建立新的防线,避免过多消耗战争资源。但是乌克兰政府不为所动。不断将新的部队填进这个无底洞。甚至不惜从北面哈尔科夫,南面赫尔松、扎波罗热调动大量前线部队增援巴赫穆特。
乌军摆出一副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巴赫穆特的战略态势。其表现是非常让人奇怪的,以至于有人戏称是泽连斯基为了避免后撤放弃巴赫穆特,引发“国际观瞻”不佳而不惜死要面子。
但是真是如此吗?
我忽然想起了1月初,乌克兰公布的一个信息“乌克兰传出消息称,俄罗斯向乌克兰提出类似于“朝鲜半岛模式”的“三八线方案””,然后这个消息被俄方公开否定。当然也不能说公开否定,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于1月9日表示, 不可否认,“三八线方案”的确是一个让俄罗斯受益的方案。但从目前的俄乌局势来看,俄罗斯并没有占据上风。既然如此,自然也就没有理由要求乌克兰接受割让部分领土的“下风方案”。
“朝鲜战争的三八线方案”!
当我们略微回顾当年朝鲜战争的三八线历史,我们就能瞬间就明白了,最近在巴赫穆特,俄乌在干什么!
先说结论:俄乌巴赫穆特的僵持焦灼,以及引发的一系列国际事件,是为了在谈判桌上给对方施加压力。俄乌事实已经进入战争尾期的停战谈判关键阶段!
---------------------------------------
1、回顾朝鲜战争,三八线历史
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以三八线命名的停战线),事实是上世纪朝鲜战争,中朝联军与联合国军军事博弈僵持,并最终形成力量平衡的标志。中国志愿军参战后通过五次战役的残酷博弈,在1951年6月上旬基本将战线重新稳定在朝鲜半岛三八线附近。
经过短暂的军事摩擦对抗之后,双方在1951年10月10日开始,在板门店开始进行谈判。
可以说从1951年10月到1953年7月27日,为了实现停战,双方花了近两年的时间谈判。也就是1950年6月底朝鲜战争爆发到1951年10月谈判期间,战争的目的是你死我活的局部战争时长才1年零4个月,志愿军参战也就一年;而后近两年的战争目的是停战。为了停战消耗的时间远超消灭对方的战争时期。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
由于在志愿军参战前,美联合国军几乎差一点就彻底掌握全面胜局,且苏联没有直接下场干预。显然美军对被中朝联军打回三八线是很不服气的。尤其中国志愿军虽然表现出了强大的作战意志和作战能力,但是技术装备与美军的巨大差距,以及苏联没有直接下场的事实,让美国还抱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或许就是用了近两年进行谈判的原因。
在谈判期间,美军利用自己军事技术优势,企图获得更多谈判优势,不断向中朝施加压力。1952年10月爆发的上甘岭战役就是这类企图的典型事例。中朝军队通过英勇顽强的抗击,不断挫败美联合国军的企图,逐步让美方认清了现实。同时,由于志愿军的优异表现,中朝联军获得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力支持。随着战争持续,中国军队开始大规模换装苏械装备。到1953年,中朝联军与美联合国军在技术装备差距被大幅拉小。1952年谈判期间,苏联空军秘密出兵,使得中朝联军的空防安全不断得到加强,从而后勤补给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到1953年7月13日,以金城反击战为典型,面对中朝联军战场能力的大幅提高,美国不得不选择接受现状,进行停战谈判。
但在停战前夕,李承晚脱离美方控制,叫嚣不接受停战,要独自跟中朝联军继续作战。中朝联军随机发动金城反击战,狠狠打击了南朝鲜军,一举将战线向前推进15公里。
随即在1953年7月27日上午十点。中朝联军与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以当时两军各自实控线为主要依据的三八线为准宣布停战。
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就清楚,什么叫三八线方案。就是以战场最终实控线为主体(朝鲜三八停战线有部分地区调整)划分的停战线。
历史上如何达成三八线的,就是通过双方不断军事博弈,形成的一条相对稳定的实控战线。也就是说三八线是双方军事博弈形成的力量平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