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萨缪尔·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里有这样一段经典台词:
“你在干什么?我在等待戈多。
他什么时候来?我不知道。
我是在等待我的戈多,
我却真的不知道他会什么时候来。
他告诉过我,他会来,
让我在这里等他。
我答应他,等他。
我毫无指望的等着我的戈多,
这种等待注定是漫长的。
我在深似地狱的没完没了的夜里等待,
深怕在哪个没有星光的夜里就会迷失了方向,
开始是等待,
后来我发现等待成为了习惯。”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主演的电影《私人采购员》(Personal Shopper)讲的是一个名叫Maureen的美国女孩在哥哥Lewis死在巴黎之后,也来到巴黎生活,她以照管一个名人的服饰为生。她的巴黎之行的目的是为了等待Lewis“现身”。因为Maureen和哥哥都是灵媒,Lewis坚信人死后灵魂一直存在,而Maureen对此却满是怀疑。所以,两人曾经约定,不管两人中谁先死去(两人都有遗传病),死后一定要给对方讯号。Maureen在巴黎三个月,她讨厌自己的工作,对周遭的一切渐趋麻木,唯独痴迷于研究各种关于灵异方面的东西。后来,朋友劝她放下执念离开巴黎。可是,她却认为Lewis一定会出现。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刚谋面的陌生男人问Maureen是否喜欢做私人采购员,她说她讨厌这份工作。接着当被问到为什么不换一份工作的时候,她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东拉西扯为自己找了一些听起来合乎情理的借口。男人接着问她为什么留在巴黎。她犹豫片刻后回答到,“我在等待。”“等什么?”她不无无奈的答道,她不知道自己在等的是什么。是的,她确信Lewis会给她某种讯号,只是她却不知道那将会是什么。
之前写的那篇文章《怎么就不能随波逐流了?》是以一个自问结束的——“可是,为什么当我看‘Alike’的时候,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呢?”有朋友读完文章之后在后台留言:“因为不甘心吧!不服气就这么简单的妥协了。”看到“不甘心”三个字的时候,我问自己,“真的不甘心吗?”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那样至少可以证明我心里有某种我想要坚持的东西。可是,我骗不了自己。所以,我不得不承认,“其实连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会在面对新的事物时候,总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朋友安慰我,“浮生万象,又有谁敢说自己能了悟得透彻?永远在路上才是常态吧!”
和痴等在乡间小路那棵大树下的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比起来,走在路上的我们似乎正在更积极主动的朝着人生的目标前行。可是,如果你随便拉住一个急匆匆赶路的人,你问ta,“你要去哪里?”ta会告诉你,“远方。”你又问,“远方在哪里?”ta会有些不耐烦的答到,“远方就是远方。”“为什么要去远方?”你究根到底,连环追问,对方却边走边回答,“大家不都在赶往远方吗?”话音刚落,那人已消失在那条看不到头的康庄大道上了。
有点耐心的,或许会告诉你,“远方,将会有更好的自己。”你立马脱口问到,“什么样的自己才是更好的?”对方挠了挠头,似乎在搜索合适的答案。最后,ta给出了还算牵强的解释,“就是比现在更成熟、更优秀的自己。”你皱皱眉,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十分满意。可是,你看出对方急于赶路的焦急,于是把到嘴边的问题又给咽了回去。
看着那些疾步远行的背影,你自问,“远方一定就有更好的自己吗?那个所谓的‘更好的自己’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样子吗?”
身边不少人觉得我现在进了事业单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记得有一天,一朋友乐滋滋的问我,“现在工作怎么样?”我说,“没感觉。”朋友一脸嫌弃,觉得我是在敷衍。我不知道朋友期待的答案是否是,“很好啊。领导重视,同事友善,工作不累,工资稳定,真是既清闲又舒心。”可是,对我而言,“没感觉”已经是我能给出的最好答案。
两年来不断换工作,不断强迫自己去改变,让自己强大,不是为了钱权,也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只是一直相信一路坚持下去,总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可是,走过这一路才慢慢明白,其实所谓的“更好的自己”,并不是说曾经那个自卑内敛却有梦的愣头青不好,也不意味着在褪去新人的战战兢兢,深谙职场规则之后成熟稳重的自己有多了不起。实际上,很多时候“更好”仅仅意味着不再与命运作斗争,而是学着去适应社会,去融入身边的人和事,去接受生活交予给我们的一切。
所以,后来的后来我们都变成了和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一样荒诞的人。在人生路途中,开始的时候我们疾步前行,后来发现疾步已成为了一种习惯,再后来当我们想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却怎么也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