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少阳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第一个对应是腕对踝,手少阳经在腕是阳池穴,足少阳经在踝是丘墟穴;第二个对应是肘对膝,手少阳经在肘是天井穴,足少阳经在膝是膝阳关穴;第三个对应是肩对胯,手少阳经在肩是肩髎穴,足少阳经在胯是环跳穴。
手足太阳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第一个对应是腕对踝,手太阳经在腕是阳谷穴,足太阳经在踝是昆仑穴;第二个对应是肘对膝,手太阳经在肘是小海穴,足太阳经在膝是委中穴;第三个对应是肩对胯,手太阳经在肩是肩贞穴,足太阳经在胯是承扶穴。
跟手足阳明经络同气一样,手足少阳经、手足太阳经也分别以上述穴位为参照点,三点一线连成少阳、太阳两条经线,相应的同气,就在这些连线附近求。
在确定手臂经线的时候,可将手臂肘部呈90度角横在胸口,手臂外侧向外、内侧向内,这样连线比较方便。
初学时可以用水笔先将穴位定好位,然后将手臂这样横着画连线,看起来比较直观。
比如手少阳经,在阳池穴、天井穴、肩髎穴先标记一个点,然后手横放在胸前,把三个点连起来,这条线就是手少阳经线。
经线与经线之间的区域是络,黄帝内针十分重视络的作用。以少阳经与太阳经为例,看看经线之间络的划分。
在手少阳经线和手太阳经线之间的二分之一处,再画一根虚线,靠近手少阳经的区域,就是手少阳经的络;靠近手太阳经的部分,就是手太阳经的络。
明白了经和络的分布,就可以理解在经刺经、在络刺络的意思,也更加能体会黄帝内针灵活的用针特点。
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有不少与少阳经和太阳经有关。
比如某患者右大腿外侧酸痛,识证是下焦,首先明确是下焦同气。根据右病左治、下病上治法则及肘膝以上禁针原则,求同气的区域可定在上焦左手腕部附近。
再看其不适症状,主要集中在少阳经附近。在其左手外关穴附近一针下去,患者的不适症状很快消失。这就是少阳经络同气的应用。
再讲一例太阳、少阳经络同气并用的例子。
有个90多岁的老太太左腿膝盖外侧和膝后疼痛,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贴了几张膏药缓解症状。但是老太太还是酸痛,走路受困。由于年龄太大,家人就把老太太按在轮椅上。
识证是中焦,按照左病右治、下病上治法则,老太太右手肘部进入用针范围。
再看经络,涉及区域是少阳经和太阳经,可在右手肘部少阳经天井穴、太阳经小海穴附近求同气。这两针下去,老太太很快可以自如地走来走去。
三焦同气和经络同气的对应关系找好了,黄帝内针往往能够较快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