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摘自我的日记本:2024.07.28
历史课上学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段时间以前,我内在的主要矛盾是理想中身心健康、作息规律的自我和现实中心力交瘁、起居无节的自己之间的矛盾。
今天我又发现,当代学生的主要矛盾是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好好学习的期待与真实境遇里学生对学习的畏难心理之间的矛盾。
先说结论:家庭、学校、社会应当与学生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学习上的畏难情绪,而不是与一系列问题站在一起联合给予学生更多压力。
对交作业的焦虑、对学习的抵触、对与老师交流的恐惧……这一系列问题其实都反映了一个主要矛盾——学生理智层面认识到应该好好学习,却在情感层面存在畏难情绪。
我有时候感到很疑惑,“求知欲”是人类本能里的一种欲望,而“学习行为”却在当今社会生活里显得那样“苦涩”,我真心为此感到惋惜。
一年前的秋季,我的表妹欢欣鼓舞地进入小学一年级,那时她还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面对一切都很新奇,包括作业,她很喜欢写作业。
那时我就对她大加赞赏,并细心呵护她对上学的这份热情,叮嘱她一定要保持下去,学习是一件能给我们带来身心愉悦的事情!
时光如梭,后来与她的多次相见,她都无不被繁杂的作业压得疲惫不堪。我失去了一个拿着教科书兴致勃勃念诗的妹妹,收获了一个伏在桌前悄悄流眼泪的女孩。
当我再次询问她:“你现在喜欢写作业吗?”她低沉地、但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喜欢。”“你还记得吗?你刚进小学时我也问过你同样的话,那时你说你很喜欢写作业。”“我不记得了。”
把眼光放回到我自己身上,你问我喜欢写作业吗?喜欢,但也不喜欢。不喜欢,因为如果没有好好完成,会被扣上一顶“不务正业”的帽子。
与其说我不喜欢写作业,不如说我不喜欢因为没好好完成作业而被家庭、学校、社会冷眼相待的潜在可能,我自始至终害怕的都是“不被认可”。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相信绝大部分人会跟我有同样的困扰,“写作业”逐渐发展成了避免老师、父母责怪的手段。
当“写作业”的目的不再是巩固课堂所学、提升知识掌握度,而变成了“免责金牌”,学生的写作业行为就会发展成“敷衍”、“抄袭”。
学生们成天的注意力根本没有集中在如何学好知识上,而是集中在想法子避免老师、父母的责骂上。他们很怕,因为学好了有赏,学砸了有罚,他们不能保证自己在每个阶段的学习都能学得“好”,他们承受不起一轮又一轮的“罚”,这就是他们害怕学习的原因。
如果我现在在乌克兰的某个地方拿着书看,我是看不进去书里的内容的,我会担心下一秒天上会飞下来个流弹;而如果我在小区的花园里与弟弟一同打羽毛球,我则会十分专注,因为花园十分安全。
请老师、家长们试想,成天把精力花在想办法如何规避痛苦上的学生,能留出功夫经营学业吗?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们,学生们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对他们充满猜忌与不信任,他们会轻装上阵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吗?
话题回过来,我也喜欢写作业。练习里循循善诱的题目引导我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偶尔有文章能让我长见识,有数学题让我去沉浸思考,每每通过自己的计算解开一道大题,那种成就感带给我的满足是巨大的。
这一切的前提是,我知道我的老师、父母很信任我,不会因为我未完成好作业就对我冷眼相向,作业的完成情况不是他们对我爱与尊重的参考。这样,我才能没有任何负担地、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再提结论:家庭、学校、社会应当与学生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学习上的畏难情绪,而不是与一系列问题站在一起联合给予学生更多压力。相信你会有更多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