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恶俗》
原创 赵老师
2012年5月23日,美国著名的文化评论家、作家保罗·福赛尔逝世。他闭上了那双洞察恶俗现象的鹰眼,停止了剖析恶俗原因的思考,离开了这个他爱恨交加的世界。
让保罗·福赛尔赢得世界声誉的是他撰写的两部社会批评著作,一本《格调》,另一本《恶俗》。《格调》从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的角度,展现了美国社会各阶层人的行为举止、习俗和文化品味上的差别,用独特、犀利、幽默的写作风格将这些差别放在文明放大镜下,进行无情地剖析,让人在会心一笑的阅读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偏见和排斥。
《恶俗》延续了《格调》的写作风格,但批评的视角转向了现代社会无所不在的恶俗。什么是恶俗?作者写道:“所谓恶俗,是指某种虚假、粗陋、毫无智慧、没有才气、空洞而令人厌恶的东西。但是,有很多人竟会相信它们是纯正、高雅、明智或迷人的。”
作者从三个层面,即恶俗的日常生活、恶俗的大众传媒、恶俗的精神生活,展开恶俗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的画卷,辛辣讽刺了恶俗千奇百怪的装表现。
“三只煮好的粉红色对虾愉快地舞动着,穿过甜柠檬汁做的清淡调味汁”,恶俗的菜单。
“花1195美元,你就可以收藏一辆15英寸长的宝马750轿车实心玻璃模型,这一收藏能唤起名车鉴赏家和水晶鉴赏家针对收藏品所能想象到的所有特性:力量、声望和完美”,恶俗广告。
“请抱抱我,喂我吃的,给我温暖,请了解美国红十字会婴幼儿CPR——这很重要”,恶俗标识。
“如今,在同样的舞台上,你看到的尽是强奸、殴打、砍掉四肢、面部被毁、流血、眼珠外挂在脸颊上、鲜血从动脉喷涌而出、鲨鱼吞噬儿童的画面,这完全是雅各宾派或恐怖剧那种残忍成性的表演技术”,恶俗影视剧。
“你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离开你的身体了,你可以安全又轻易地去到遥远的地方,去探望家人,与不在身边的情人约会,甚至跟神灵交流”,恶俗信仰。
“只要提供您家宠物的出生日期、照片和性别,就能帮您读出它的心灵”,恶俗信仰。
“我们了解运气不好的人和无家可归者的困境,请(前来参加婚礼的人)带一件富余的冬衣给他们”,恶俗行为。
“在这个领域,研讨会和艺术小组讨论会泛滥成灾一点儿也不奇怪,还有什么比这些活动更能逃避艰辛而孤独的阅读、思考和写作呢”,恶俗想法。
顾客叫贵宾、搬家叫迁徙、影响叫冲击、通过叫穿越、想法叫构想、连续叫延伸等等,用多音节词代替简洁的音节,恶俗语言。
“《一盒献给金发女郎的粉笔》,一部苦心经营的小说,生动描述了教师职业的一切欢乐、痛苦和挫折;《万有引力内外》,有争议的思想食粮,将撼动现有的物理学;《漫游》,一段鼓舞人心,富有思想的旅程,能令你深味自我发现之乐趣”,恶俗图书。
“一个**就是一种大脑”;“托马斯的演讲远远超越了,冗长的现代慰籍”;“整桶整桶的血,月亮动词曾在其中沐浴,巨大的乌贼被煮熟了,还记得一颗坠落的星星”,恶俗诗歌。
福塞尔幽默地说:“在一个竞相将空洞和垃圾似的物品标上高价的时代,保持高度警惕区分何为恶俗,是时下生活乐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对恶俗保持警觉的福塞尔,可以自如地抽离恶俗潮水的挟裹,但对已被充斥的商业宣传完全俘虏的人来讲,拒绝恶俗无异于自掘坟墓。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存在。况且,即便知道也没有勇气脱俗。脱俗意味着与大多数人不同,会被孤立被嘲笑,甚至被打击。
在生存的价值被商业化的现实社会中,从众是最稳妥的生活策略,比起特立独行要保险得多。而且,媚俗似乎更贴近真实,物欲的满足与精神的愉悦并非一刀两断那么清晰,某种程度上,它还是一体两面。
从众的结果自然会与恶俗为伍,但除了夜深人静时,需要向灵魂做一番交代外,其余时间还是没有什么压力的。相反,超凡脱俗的前景却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令人讨厌的一种局面。
这正如诗人艾略特所说:“人类无法承受太多的真实”,真实过于严肃。
同许许多多的事情一样,恶俗也是一个各有注释、自我定义的问题,世界不可能整齐划一,恶俗与高雅会永远并存。美俗的人,恶俗的人,相安无事便是最佳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