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孩子四个,我是老小。
因为孩子多,因为生活负担重杂事多,父母是没怎么为我操心的。当然,我也“争气”,没怎么叫他们操心。
这个“争气”,是父母眼中的大优点,是支持我成长的自信,是我的“核心价值”。
直到我学了正面管教,学了心理学,才知道,这个是我为自己找到的“价值感”的体现,我争气学习好懂事不让父母操心是我的优点,是在我家四个孩子中我最突出的优点,是我的父母能看在眼里的优点,是我有价值的体现。这些就是我的私人逻辑。
我大姐,是老大,小小年纪就担负起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为了省钱而报考了师范学校,有责任感;我二姐,是女孩子中最不听话的,又很能折腾,要学画画要干着干那;我哥,作为唯一的男孩,又从小身体不好,自然得到所有的关注和爱护;我,就只能靠懂事省心争气了。就这样,家里每个孩子仿佛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感。
这个私人逻辑最早是怎么形成的呢?
是一两岁时妈妈把我一个人关家里然后去上班那时形成的吗?妈妈说每次下班回来我都是很安静的躺着,让她很放心。那么,是不是曾经我声嘶力竭的哭喊过,却得不到回应?是不是我已经绝望到放弃哭喊,转而寻求另一种安慰?
是三四岁时跟着哥哥到处跑形成的吗?妈妈说那时我天天跟着哥哥出去玩,哥哥玩沙子把鞋一脱,我就抱着鞋他走哪儿我跟哪儿。妈妈说,我从小就懂得照顾人,她一直有错觉我是姐姐,哥哥才是弟弟。那么,是不是我第一次无意中抱着鞋被妈妈表扬了,于是我认为我应该这么做,这是我优于哥哥的表现呢?
是小时候父母经常的吵架甚至几次打架形成的吗?我是那么的害怕,和哥哥一起巴不得缩小缩小到从家里消失。当看到妈妈伤心的眼泪时,又巴不得自己长大长大到可以保护妈妈,可以做些什么事让妈妈开心让爸妈再也不吵架。
是一直只能穿姐姐的旧衣服形成的吗?是爸妈很努力工作同时也一直乐于助人影响的吗?是周围的人经常拿孩子们做比较形成的吗?是工厂大院生活的经历中形成的吗?
总之,我慢慢长大了,像绝大部分身边的同学一样,有着差不多的家庭环境,有着差不多的价值观,有着差不多的评判标准和应该不应该。
所以,当我初三时成绩下降,开始跟男同学出去溜冰看电影时,我妈痛心疾首,她归罪于我初二的夏令营“让我变野了”,而我却那么迷茫困惑,在我看来,这是我个性的体现,是我突然发现校外的世界很精彩,是我懵懂的体会到男生追求的小欣喜,但是和家里的规则不符啊!和父母的期望不符啊!和我一贯的形象不符啊!
最近接连听到青春期孩子跳楼自杀的悲剧。我们都是从青春期过来的,谁没有过迷茫,谁没有过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时,我也产生过“也许只有死了才能让爸妈想起我的好吧?”或者“这个世界没有我也许更好”的想法,也曾经一边流泪一边用小刀在手腕上剌。
其实,这些都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这时,身边的朋友开始成为自己的归属感,开始对父母的指责更加抗拒。好在日子总算熬过去了,上了大学就好了。
原生家庭给了我们DNA,还造就了我们的世界观和私人逻辑。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让自己的世界观更广阔,疗愈一些创伤,去掉一些条条框框的自我限制,心灵继续成长,长到自己父母无法企及的高度。并且,我们可以传承下去,不仅传承高的起点,还引导孩子不受限,让我们的后代变得更好。这就是生命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