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我一直想读、却又不太有勇气去读的书。
杨绛无一字一句刻意强调悲伤,但是怪我脆弱敏感自作多情,不够看过千帆后的从容淡定,直到今日想为这本书写点什么时,也仍会觉得胸口透不过气。
书卷一开始便已是《我们俩老了》,那是杨绛的梦,随梦入境,《我们仨失散了》这一章便由此展开。刚开始读时,我还未能完全会意这“万里长梦”中的古驿道、钱钟书所在的船、客栈真正的意思,越往后读来便清晰了。
家已不像家,所以只能当做是客栈般的地方了;而钱钟书的船一点点的移动,其实是钱钟书的病情一日日加重,杨绛只能一程一程艰难地陪伴送别。直至钱钟书的船再也找不到了,钱媛也再也无法让她牵肠挂肚了,自此他们仨便走散了,独留杨绛一人——
——我只记得前一晚下船时,钟书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说:“你倦了,闭上眼,睡吧。”他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
读到这里我便忍不住完全崩溃了,接下来的每一个看似记录平淡生活的文字都让我心痛。
钱钟书曾对杨绛说过,“从此以后,我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或许它是情话,可是这一死别换来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孤独的念。读到杨绛在写母亲去世时的悲伤时说“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我恍然大悟了,原来生离死别和人生最重要的感情,往往不是一开始就真切摆在眼前的。可是我也会走到只能回头的路时才能深切体味曾经的爱与痛吗?
我也佩服并羡慕着他们仨。
他们仨的生活并不风顺,甚至是一路磕绊,但却仍旧能温和、处变不惊、充满稚气、单纯地对待生活。六十的钱媛在杨绛的笔下虽然从“圆圆头”的称呼慢慢转为“圆圆”,再到“阿圆”、“阿媛”,我们依然能读出一个母亲对于宝贝女儿心头肉般保护的爱,直到钱媛年近六十岁患病无法起床时,她写给父母的书信中仍是“pop”、“mam”这样可爱而又温暖的称谓。
他们仨的生活,都沉浸在那些只有彼此能了解的幸福中。
杨绛也在书中好几处都说钱钟书是个有些呆板木讷的人,但是我们更能从书中明显地感受到,她理解他、欣赏他,这可绝不仅仅是对呆板木讷的包容,而是感情的沉淀、相濡以沫的智慧。这样灵魂伴侣般一生的感情该有多么难得,在他们身上发生时却是如此自然。
杨绛在《我们仨》结尾时说道:“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活地生活在一起。人间也没有单纯地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这使得我合上书后再反复想起时,慢慢感悟出了些许对生活的认识,让我更加确定我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
我曾以为细水长流的温暖、和发自内心的爱只是一种令平凡人渴望而难求的想法而已,原来它们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从他们仨的身上我了解到了这样的人生态度早已与他们经历什么样的人、经历过怎么样的事无关。我知道真正面对生活的种种时会有多么不容易,但我仍想有这样的人生态度,有一个所爱的人,一个保护我、也能被我保护的家,和几件我愿意终生去做的事情。
为此,我要身披铠甲,也不惧怕被人看穿铠甲之下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