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通常是指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
孩子不同时期专注力有不同的特点。
一般来说,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左右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3-5分钟,4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能集中10分钟,五到六岁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15分钟。
在儿童专注的条件下,2-3岁的孩子注意力可持续性达到20分钟,5-6岁的孩子可以达到96分钟。
儿童靠其内在驱动力形成的有意注意,即意志力才是我们要培养的儿童的最好的专注力品质。
它产生的原因是靠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比如,孩子在玩水玩沙的时候,那种主动自发的长久的专注和探索,才是我们要培养的专注力。
孩子一生下来就具有专注力,但是许多孩子的专注力是在父母不当行为中被破坏的:
1.父母不分时机地关心,干扰和催促。
比如,孩子正在快乐的搭着积木,一脸的专注,仿佛在做一件很大的事情。
孩子玩得正专注时,妈妈一会儿叫孩子喝水,一会儿问孩子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
很多孩子在专注于某一件事,会受到成人的干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机会,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导致孩子错过了培养专注力的最佳时期,到入学后,才发现孩子好动,无法专注学习,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2.给孩子提供太多无意义的玩具。
孩子对于很多无意义的玩具,不是很感兴趣,玩一会儿就扔掉。这种状态对孩子的专注力的培养,也是没有意义的,儿童更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给孩子提供的玩具,应尽可能与孩子的内在发展相匹配。
日常的生活中,如何培养和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呢?
1.首先父母面对孩子的兴趣要有足够的耐心。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难以专注一件事情,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本来就缺乏耐心,在孩子旁边过多的催促。
孩子对感兴趣的事情,就喜欢长久的观察。父母这时候就应该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去享受这种专注的快乐,多一些耐心、允许和等待。
孩子的专注力取决于兴趣。孩子的专注力也是在父母一次一次的延迟帮助中培养出来的。
过早帮助孩子,只会把这种能力消失殆尽。生活上也是如此,当孩子学习穿衣服,系鞋带时尽管开始时,孩子会有一次次的失败,父母应该放手,并耐心等待孩子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增强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
2.其次,耐心对待孩子不断的重复。
有时候,妈妈会发现孩子经常会喜欢重复做一件事情,比如每天只玩一个玩具,妈妈对孩子的执着的行为可能会难以理解。
如果孩子表现出对事物的某种关注和兴趣,也许是孩子的敏感期的到来。
这时父母尽量不要给意见或阻止,让孩子“自己来”。孩子这种专注长久地反复做一件事的行为,称为“敏感期的重复练习”,这种难得的注意力是培养孩子高专注力的最好时机。
3.孩子玩游戏时,父母不要过度的干涉。
4.给孩子独处或安静的空间。
孩子难以心静,很多时候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爸爸妈妈总是在孩子看书、玩玩具的时候,在孩子身边转来转去、大声交谈、播放电视,无法让孩子静下心来。
适当的给孩子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爸爸妈妈可以远远的关注孩子,以免发生危险。
我们也可以静静的呆在孩子身边看书,孩子在成人的陪伴下,注意力都会比较集中。在这种过程中,如果能够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眼神,更有助于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注意力。
总之,父母的耐心、理解和不干涉会很好的保护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