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曾说“出生在一座著名的城市里,这是一个人幸福的首要条件”。可是生而为人,我们无法选择由谁做我们的父母,出生在哪里,是什么肤色,说哪种语言。这的确不是一个公平的世界。
假如因为无法改变的现实而愤怒、悲观、怨天尤人,那么我们的不幸又是谁的错?我们还要在不幸的泥潭里挣扎多久?我们真的无缘幸福吗?有没有方法改变这种现状?
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在变化产生的不安与现实带来的不满之间做出选择,你会怎么选呢?
《被讨厌的勇气》被称为“公共采石场”,作者以阿德勒心理学为重要理论,运用问答的形式在青年与哲人之间展开的问道之旅。
在这场如师、如父、如友的心灵恳谈中,找到令我们不胜烦扰的根源所在:和过去纠缠不清,人际关系的束缚,并一一列出砍断束缚我们心灵重重羁绊的方法,获得自我修复的工具——“被讨厌的勇气”,解除心灵的沉重枷锁,还你一个清澈简单的美好世界。
作者岸见一郎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致力研究阿德勒心理学,著作有《被拒绝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并称勇气三部曲。本书与作家古贺史健合著。
未来不是过去的延伸
生活给予我们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乱麻,表面看是关于经济、教育、人际关系方面的束缚,实际上是缠绕在心灵上的重重枷锁。首先我们要明白,不要只看到生活给予了我们什么,而要思考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一名青年愤愤地说,因为他父亲的一些日常恶习他就没有未来。这无疑是为他现在的不想真正努力找的借口。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父亲酗酒和自己的未来是原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件事,青年为了达到自己不努力的目的,解释成为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的事情。并为了这种目的而活。
有外部因果律的人的想法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实际上是没有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心怀不满也更愿意维持现状。
害怕未来的失败不想真正努力,这种不幸不正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吗?没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最终选择了逃避一切困难。
一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孩子被奶奶百般宠爱,唯恐孩子再受到生活中的任何伤害,为了弥补孩子的缺失,一家人对孩子百依百顺。每当孩子与邻居孩子之间发生争执,奶奶就哭诉说孩子没娘,你们都要让着他。
于是孩子没娘这个原因就成为孩子无理取闹的免罪符,致使他从小养成了骄横跋扈、唯我独尊、游手好闲、挥霍无度的坏习惯。进出派出所成了常态,以至于长大后没有工作,也没能找到对象。
在卖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后,最后病死在社会福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