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在参加新员工入职培训。
前几天的晚上,好朋友给我打电话,上来就激动的跟说我:“你知道跟我同一批进来的新员工有多厉害么,好多香港大学或者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生,什么新闻学、社会学、传播学,再者就是中大、暨大,个个都是怀揣着新闻理想进来的。上课的时候,一提问,就是您如何看待今年某个指数的变化(有关社会民生)、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规划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等等诸如此类,俨然一副‘先天下忧而忧’的态势,感到特有压力,每天都在经受一万点暴击和伤害。”
听他说完,我就想起当年我们的提问还停留在什么“纸媒如何应对未来全媒体时代的转型升级”、什么“单位是否会有所区别对待重点和非重点大学毕业生”这种傻瓜蛋子问的问题。啧啧,但很明显,这完全不在一个level上。
其实那天在电话里也跟朋友讲了我的“一万点暴击”——同样是新员工入职培训,做为一个二本类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倘若不出校园,每日读几本书、写几篇字、研究研究魔术、三五朋友歌舞升平,实在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日子,然而进入一个完全高了几个level的环境之后,人就懵了。
2、
我所在的那所大学,虽说是二本,但一直以“录取分数钱与中大齐平”来自我安慰(尽管事实如此,但综合实力实在LOW了千里之外),常年自我笼罩在一种“我虽然二本、但我牛逼”的氛围里。然而一同入职的小伙伴中有将近一半甚至更多的都是来自重本、一本院校的研究生,博士生也随手可以拈得出几个,外国留学生更是不少见。
你一个烂二本院校的本科生,你还想说啥?
什么?你看不起学霸,呵呵。我所遇到的学霸还个个幽默风趣、谈笑风生,能侃能喝,啧啧啧,往昔那种所谓呆呆的、不问窗外事的学霸形象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好吗?
比如一个人大的研究生小林同学。演讲比赛前,跟我说她从来都没有正式演讲过,自己很担心表现的很差。然而上了台之后,卧槽,那个台风和感觉,语音字正腔圆、语速快慢妥当、节奏拿捏精准,内容上更是逻辑清晰、层层深入。我当时真的不信这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演讲者:这怎么可能呢?后来我想,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大学霸,见多识广,此种小打小闹全未放在心上。
再比如一个演讲者,讲去功利化阅读。说到读书,我自己大学三年也读了将近两百本书,虽然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但起码已经可以了吧?不错了吧?然而这位演讲者一上台,说自己某个学期修了十门专业课,(各位,是十门!而且还是专业课!)大概一个学期是读了三百多本书。一个学期……也就是仅仅半年时间……三百多本……瞬间感到:自己真的渣到爆。
结束后我跟同事说起那个演讲者好棒,同事说:当然,那可是北大的研究生。我……
这个演讲比赛,我一开始也是参加了的。不过一开始觉得凭借多年的表演与主持经验,再加上自己对旧有稿件的熟悉,觉得晋级应该没太大问题吧?所以就在没有太多准备的情况下参加了初赛,随后……我便担任了决赛的主持人。咳咳,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一定是要被淘汰的。
其实看到没入决赛的结果也没什么失落的,因为初赛当天,我就看到每个人的演讲都非常的棒,我就知道肯定没戏,自己太过轻视了。一个读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人就这样败倒在演讲比赛的门外……嗯,没关系,知耻而后勇……
So,天天跟这帮又牛逼、又低调、又有趣的人在一起,你还好意思恬不知耻地认为自己优秀???
3、
如果我对那位北大的学霸说我大学读了多少多少书,想必她大概也只会有幽幽地说两个字:垃圾……所以,事实证明——如果你觉得跟你身边的人相比你已经很不错了,那只能说明你所处的环境很low,而不是自己有多优秀。
所谓好的环境,就是我觉得每天都能给你一万点暴击和伤害的环境。就像当年我们从高中到大学,个个都是高中的佼佼者,然而到了大学之后,猛然发现身边的人全是“佼佼者”,然后在经受了起初的暴击与伤害后,我们在这种有压力、有竞争的环境中开始努力,最后成为大学中的佼佼者。
现在离开了大学,开始工作。我们又从当年大学中的佼佼者成为了职场中的小喽啰,不管你当年拿过什么奖、拿过几次国家奖学金、参与过多少牛叉的项目,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总会发现N多人的履历都能对你产生一万点伤害。
感谢生命里的每一个新的起点,正是因为这些更加优秀和更高level的环境,才让我可以去迎接更多的暴击和伤害,然后成长的更茁壮,更优秀。
最后,也祝你每天都有一万点暴击伤害,在伤害中成为一个牛逼闪闪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