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泡沫
有段时间有句话特别热,叫“人人都是自媒体”。按照我的解释,就是大家都有自己的私家渠道了,有自己的御用媒体了。当然这完全是做白日梦,而且后来也被验证了。不过当时这么想一想,还是心里美滋滋的。新媒体可谓是肩负重任且前途光明呀。
后来,新媒体泡沫破了。
道理很简单,当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候,每个人就都不是自媒体了。
因为物以稀为贵,一颗金子是金子,一个沙漠的金子那就不是金子了,因为它贬值得太厉害了。媒体也是同样的道理,媒体的价值在于它对读者的吸引力,一个媒体有吸引力所以它是媒体,1000万个媒体都有吸引力,它们就都不是媒体了,因为吸引力被稀释了。
新媒体(自媒体)是存在的,但并非“人人都是”那样的泛滥。新媒体的出现,将原本集中的吸引力扯散开来。大河变成了数条小溪。媒体的总数增加了,媒体的平均受众变少了。但即便受众变少了,也不能低于一个底线,如果低于,从体量上说就不能算媒体了。如果非要说它们也算媒体,那至少是没有商业意义的媒体。
请记住,新媒体也是有门槛的。
·广告牌陷阱
企业总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新媒体当作免费的广告牌,这是导致新媒体变成鸡肋的元凶。
任何一个企业的初创新媒体,离一个能推硬广的微博大号或公众号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所以,请记住,企业的新媒体平台,绝不是一个让你用产品文案猛刷曝光率的地方,即便你硬刷,也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你可能会问,既然新媒体无法帮着打广告,那它就无法促进销售、提升转化率,那它不就是块废柴吗?错,谁说新媒体不能促进销售了?只不过,不是以这样的方式。
那该怎么做呢?
先看一个生活实例:
在大街上,有人拿着宣传页朝你走来。“了解一下!”。这时你会怎么办?
如果发单页的是个温婉可人的小姑娘(概率基本为零),我会对她说:叔不想了解这破玩意儿,只想了解你。如果她撒娇求我看,我大概会装模做样地瞅上两眼。如果她不撒娇,那就免谈。如果发单的胆敢连个小姑娘都不是,那我恐怕就要展现人性的冷漠了。
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除非有意外惊喜(比如发单的是嫩模什么的,别笑话我没出息),否则不会去认真看的。所以大家都说现在线下推广是越来越难了,给钱叫大爷都拉不来人。
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对没听说过的商品封闭我们的内心。我们不愿意平白无故地去了解一个我们都没听人说过的东西,何况这个东西还不是实物而只是一张印有图片的纸呢。
按照常理,要促使一个消费者去购买一个他从未买过的东西。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大多数企业用公众号去发广告文案,就好像发单员在大街上发传单推广新产品。你想要让消费者主动去看传单、看广告,这在今天,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难度都大得多。
所以,你应该明白这点:企业新媒体的职能,一定不是作为一块线上广告牌,它真正该做的事情,是品牌塑造。
·品牌的力量
关于品牌塑造的成功案例,先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杜蕾斯的新媒体。
在公众号上,它已经成功地把自己打造成了“性爱大师”的形象。凡是和那事儿有关的,没有它不知不晓的。想想看,性爱大师为我们推荐的性趣用品,我们会不会觉得更专业可靠呢?
再说一个很多人不太了解的,海尔的新媒体。
它的口号是:世间.美好.陪伴感
陪伴感,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多么需要它呀!
海尔想要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品牌形象,它有时感怀过往、有时脑洞大开、有时撒娇卖萌、有时又牵线做媒,仿佛我们生活中身边的一位朋友。它陪伴着我们,和我们交流人生的喜怒哀乐。
想想看,当你有了自己的房子,当你要为这个家添置一些与你日夜相伴的家电时。海尔这个带有回忆和温度的品牌,会不会首先进入你的脑海。
最后我要说的这个品牌,乃是品牌塑造方面的泰斗——无印良品。
原研哉先生是无印良品的首席设计顾问之一,在他的著作《设计中的设计》里,他虽然只是在谈自己从事设计多年的一些心得体会,但还是数次提及了无印良品的理念。这何尝不是一种软营销呢?只不过他不是直接夸赞产品如何如何,而是通过塑造品牌来助力销售。这样反而更令人信服,效果更好。
在这本书中,原研哉提出了一个观点:你所能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物品,还有你的生活。
设计生活这个意象,瞬间提升了无印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好感,它让消费者产生共鸣,觉得自己就是生活的设计师,而无印良品,正是为这些设计师们提供原设计材料的公司。
以上3个案例,杜蕾斯、海尔和无印良品的做法,都在告诉我们品牌塑造的重要性。
所以,如果想让新媒体发挥它的威力,我们就应该站在高处去俯视市场,先塑造品牌形象,再往出卖产品。今天你少打一次广告,多制造一份陪伴感,也许就为品牌的明天增加了10名甚至100名潜在用户。
从现在开始,用新媒体去塑造我们的品牌吧。互联网营销的比赛才刚刚开始,你有座青山在,怎么会没柴烧?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