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娃娃堆里是强势的,如果能够处于领群的角色那最好不过,可是一个狼群只有一个首领,孩子堆也顶多只能有一两个“头儿”,要么带大家一起玩,要么跟别人一起玩,你也可以教孩子试试“夺权”,不过我肯定你不希望得到孩子被排斥孤立的结果。
孩子们的心理修复力比大人强,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天他们都在习得,都在不断地优化策略,我们只因为看到他们晴雨不定,就认定他们没脸没皮,这是天大的误会。都说成人的世界复杂,其实孩子们的世界也不简单,他们的规则是简化版的原始生存法则,他们遵从内心,一切决定都经过利弊权衡,只是我们忽视罢了。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孩子们天性不一,这是上苍给涂下的底色。虽说后天教育对人的性格塑造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够在尊重底色的前提下因势利导,效果自然不会让人失望,否则,事倍功半或者事与愿违。
作为家长,不要指望孩子的表现处处符合你的理想,因为我们不是孩子,他们的感受我们不可能完全体会,更何况很多父母也不具备共情的能力,要不然这世上糟心事会少一大半。
我家书童天生自我保护意识强,两岁前除过家人,其他人别说带她走,摸一下都不可以,火、电、刀具我们说过一两次后她也基本不去动(上幼儿园后,老师教会了她插插头,我也不阻止,反正触电会跳闸,出不了大事,再说谁还没被电打过)。另一方面她希望交朋友,可是她胆小、害怕陌生人。怎么破?走出去呗。我经常带她去广场等小孩多的地方,让她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她告诉我:爸爸,你不知道吗?交朋友很难的,所以,你可以帮我交朋友吗?于是我就带着她到别的小孩面前,替她问对方是否愿意一起玩,然后再鼓励她做自我介绍,她往往还是很胆小害羞,但有我在面前,她慢慢能够勇敢报上大名,然后和对方疯玩一场。隔几天,如果再遇到玩过的小朋友,她就会直接加入,如果是陌生的,她还是会胆小害羞,不过总的来说比以前好多了。
再说我家小皮球,带他出去玩,全程听爹指挥、敢打胜仗。我说:小皮球去找那个妹妹玩去。他就会屁颠屁颠跑向对方,有时候对方被他猪八戒似的架势吓到跑,他以为别人和他做游戏,更是兴奋地哇哇叫着,迈着小猩猩的步态穷追不舍。我说:小皮球和妹妹(姐姐)握握手。他就会一把抓起别人的手猛地一顿摇。如果说胆子大是优点,那倔强就是他的缺点了,不得到满足不罢休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亲生姐弟俩,性格差距就是这么大。我能看到他们的不一样,也能做一些简单的引导,却不能代替他们去感受世界,也不应去剥夺他们自己去体验的权利。
那么,既然承认不能代替孩子,那么我们也应该承认自己的孩子可以是强势的,也可以是柔弱的,可以是勇敢的,也可以是怯懦的。我们也不必为他们当下的特征担忧,这些不能决定他们将来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孩子漫漫成长路上,只要稍加留心,留给家长因势利导的机会很多很多。
作为孩子,只要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快乐、内心纯净,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我的孩子不如别人?不如就不如呗,没啥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