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令,以诗歌或经文的形式记录四季花开顺序,读来朗朗上口,利于传记。历史上有好几个版本的花月令,大概是因为现代与古代的天气不同,所以记述略有出入。目前最广为流传且合用的是明代程羽文的花月令。
很美对不对。
那“很美”之外,这一曲花月令,我们还能看到什么?
我认为这是一种期许,一种我们慢慢正在失去的期许。
一、
这是我今年突然之间感受到的。
我现在在异乡学习,一日之中最常是独处。每天走很长的路去上课考试,漫长而阴冷的冬天过去后,路边花开显得格外突兀而美好。
这大约是一种颇接近古人,特别是古代文人的状态。他们人生中推杯换盏固然有,但不少诗词感触都在独处或至交三五时。人在独处时往往对外物变化更敏感,进而对自身感触也更敏感。
今年我最先注意到的是桃花。
那一天桃花开,当晚就是一场大雨倾落而下,到了第二天清晨,细雨杂泥香,鸟叫声中,桃花已然落满阶。
桃花开时我走在路上心情都为之一亮。桃花落时,我竟然有小小感伤。
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林黛玉的葬花词,脑海中浮现的是两个字,“矫情”。再后来我们以为能够理解她那份忧伤,但心底深处的声音是没有变的,“矫情”。
其实我们还是不懂。
二、
再后来我注意到的是李花。
这棵树长在我去考试的必经之路上。那条路在一个山坡上,走到坡顶最高处之后不久要转一个弯。这棵树就长在转弯之后,被一棵极盛的青松遮掩。
一整个冬天我最讨厌走这条路,因为它上坡,难走,迎风,又地僻少人行。而那天我除了那场考试之外再无别事,白日缓缓行,一个转弯之后,本来以为一树的黑桠突然变作团团白花,震惊可想而知。
其实我是不太认得李花的,一开始我以为是杏花。后来我对着程羽文的花月令挨个查图片,发现,哦,原来是李花。
之后猛然想到杨万里的那句 “ 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
古人诚不我欺。
三、
从那以后迷上花月令,就快要放假了,计着花期算归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看自然景物计算归程其实在古时蛮普遍,“稻花香里计归程” “花前雁后数归程” “柳阴南浦促归程” “晓霜红叶舞归程”... 大约一方面因为古人行路难,一方面也是因为古人对自然甚为了解。
今天又突然想到刘禹锡的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字句措辞间,掩不住的欢喜。
大林穷远,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一世界者。
为什么欢喜?
因为了解。了解风几时起,雪几时飘,琼苞几时展,玉叶几时舒。
因为了解,所以有期待。因为有期待,所以感触、尊敬、诧异、感慨,等等感情,油然而生。
今天的我们大多数人其实不很清楚花期,也就少了这份感情。可有时我们又觉得今时今日科学如此发达,我们对自然的了解自然强过古人,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或者说,用小部分人对自然的“了如指掌”,去换取大部分人对自然的“视而不见”,是否合算?再或者,我想说的是,在这个科技发达,人与自然“注定”要渐行渐远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抱有古人对自然的那份情怀?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与自然合拍的境界真的可以达到吗?倘或可以,我们该如何做?
四、
贾宝玉说,当时阶下海棠无端死了半树,他便知事有反常,后来果然晴雯夭折。
宝玉道:“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也许有些人会信宝玉的论调,但肯定的是会有不少异议,说封建迷信,如何可取。这一点上我不想多加辩驳,信者信之,不信者不信就好了。无论如何,今天人们对这一段描述的轻蔑之情,多少显示了很多人心中的骄傲之情:“相比古人,我们更科学,也更文明。”
海棠无端死了半树,人人都可以张口就来:“这必然是有科学原因的。”但原因是什么?能明明白白做个解释的人,就十分有限了。
但这十分有限的人,对普罗大众的影响却不有限。四月桃花开不再令我们激动慨叹,就连花月令仿佛也不再是造物者鬼使神功,成了冷冰冰的自然现象。而忙碌的日常也成了不去接触自然的一大借口。
我不想强行卖情怀。但去静下心来体悟花开花落,四季变换,的确是一种享受。而且是一种不用花钱的,美妙享受。如若错过,何其可惜。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亲近自然其实好简单,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你要做的只是真正听进去,看进去罢了。
付出少,不花钱,用不尽,益处无穷大。这样的享受,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也实在想不到有什么理由去拒绝。
五、
来一些我觉得不罕见却易被看不见的美: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杏子梢头春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杏花春雨江南。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抛砖引玉,不胜枚举。
六、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明天就是“地球日”啦。
希望每一天都是地球日。也希望地球日不仅仅是要我们保护环境,也是要我们亲近自然。
有些时候一样东西被捧得太高大上不是什么好事,比如自然。“贴近自然”似乎已经沦落成供在神龛里的一句空话,希望我们可以把它拉下神坛,然后身体力行之。不要让它变得遥不可及。物质上的变化我们可以挽救改变,心理上将它推远了,就真的救不回了。
以上,共勉。
本文转自本人公众号,为避免打广告嫌疑故不提及公众号名称。如遇该公众号粉,知道我不是抄袭即可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