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人口众多,就分流吧,罗胖列举的例子竟与计划生育有关,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未实行计划生育之时,一家总会有好几个孩子,而总是挑可以或是适合读书的孩子念书,其他孩子愿意经商或是管家,都可以。李鸿章便是,弟弟管家,只考了个举人,也就作罢了,但是从曾国藩的家书来看,总是对弟弟很亲昵,主内主外都需要人吧,还有我们熟知的朱德元帅,也是家里亲选的读书材料,那不是很光宗耀祖的事情。
回到现实,现实是每家只有一个孩子,是不是学习的材料都得学,没有什么备选的选项。反观德国的教育,似乎在小学结束后,就有分流,一部分人去技工学校,还有一部分适合学习的人,继续在学校学习。大量去技工学校的人,才有了德国今天工业地位吧~但个人觉得,这也锝益于国外对于蓝领工人身份的尊重,一个修水管的工人也是值得尊重的,而在国内,似乎读大学才是正道,对工人身份的鄙夷,让这个行当蒙灰,尽管也有传出一个技术精湛的钳工难于招聘,薪水明显高于大学生。似乎也只是充满了戏谑,而无什么实际的价值。
那种师带徒的作坊传统,言传身教,比单单翻看书本,效果好太多。杰出人才辈出的几大时代比如15世纪的佛罗伦萨,并没有如今天这般成体制的学校,而多是这样作坊式的“学堂”,边想边干。
生处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或许这样制度化的大学会有崩塌的一天,学校教授的知识难以赶上瞬息万变的社会变化,似乎永远都在脱节,而学生只是其中的小苦怜儿,默默接受。曾几何时,也想过大学的意义在何处,大部分所学难以为所用,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似乎欠缺的太多。
联想到最近看的译文《像艺术家一样偷》,除了学这个面上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学习一个更为开阔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呢?毕竟没太多知识可以立马学了就用,知识的内化有一个过程,并且需要长时间的领悟。一个开阔的视野,一个未曾发现的角落,或许是今天还在捧着老古董学习,较为友善的心态吧。
当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低成本化,更容易冲破固有的小圈子,结识万千世界的美好,也是一个变得更加包容,受教育的好时代,你可以在网上练习写作,什么语言的都可以,还有管理员温馨提示你,最近怎么好久没来?你可以团队翻译或孤军奋战最流行的文章和书籍,互相校对,那真是件富有成就感的事情,你可以打开ted,收看你最感兴趣的视频,还有很多意外的发现,我便是在其中发现了google art project,坐在家里看博物馆,真是太妙了。。。
有这么多无限的可能,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教育的意义大抵在于,形成一个独立有批判性的价值观,而这个时代为你打开了窗口,只是不知你如何应用了,连玩游戏,都有会收获,玩三国杀,也顺便看了《三国演义》,有空应该再去看看《三国志》。知乎上也有推荐大航海时代和文明5,一个为玩家奠定了全球地理知识,还有一个是通过维基百科了解各国的历史,听起来都不错呦!
有次去club,与大三的小孩聊天,问她平时不上课做什么,也就是搞搞英语演讲,就没了,我的妈丫,我还是省省力,不去叫醒装睡的人了,那样我会很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