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份报告,报告的结论部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在里面。仔细想想这种逻辑,似乎又无时无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始终。
比如,我看到孩子冬天玩水,一定会制止,因为我有两个信念,1、冬天不可以玩水;2、我有权要求孩子“改正”。其实冬天,玩水以及生病,没有太多直接关系,我自己观念执着于此,确切点说,这件事本身,没有对错,但不符合我的价值判断,我需要孩子走到一条我可以接受的“正确”道路上,我直接叫孩子“改正”,里面暗含:你要听我的;我是对的,这两种逻辑在里面。如果我执念于此,不是告诉孩子一些我的感受,可能产生的不好结果,以及我对这些结果是会感觉糟糕的,让孩子自己做一些选择和承担一定的后果,我基本上就是没有看到事情的一体两面。
再来说说报告中的逻辑。结论部分,先是对结果的描述,接着就先入为主,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直接做了判断。问题就在于,结果的产生,所有参与方都有可能有责任,在没有确定责任时,这种先入为主习惯性地认为某一方最有可能出错,在报告里变了成某一方有错。这间接映了写作者本身的思考角度和立场:站在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的角度。
事情本身可能有是非黑即白(需要符合某种规范要求),但作为写作者不仅要看到事情对错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他可能性的存在,还要看到自己有这种非黑即白的立场,更要明白报告文字在传达什么,这样才基本可以看到事情的两面,事情整个过程的发展不一定如你想象,结果也不一定是你的预测,因为其他影响因素太多,事情不由“我”所控,“我”在里面看到自己处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明白有太多非我所能的因素影响。即“我”要对自己能够把握的部分严谨细致,对其他部分客观全面。这也许是一种一体两面。
再来看一个有意思的对话,邻居甲和邻居乙好久不见,甲因为很久没看到乙,加之乙的着装干练时尚,就问:“好久不见,去上班了!”(以前两人都在家看孩子,孩子读幼儿园了,甲出去上班),乙的脸上掠过一丝尴尬:“没有呢。。过段时间啦。。”。这里如果甲说“好久不见,好干练又漂亮!”就避免了尴尬,为什么呢,因为,甲和乙其实都有一个信念,在家带孩子一定不如上班穿的漂亮,这个背后的信念让对话陷入尴尬,这时的一体两面是,愉悦的聊天以照顾别人的感受为前提,但不违心。
这么看事情就越发有意思,我们的每一个判断,背后都有一个信念,而这些信念有的会被觉察,有的需要觉察,这时,一体两面,就非常惊险有趣,你知道有多种可能,你也知道你想要一种结果,你知道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让事情更加立体。似乎在预料之中又在目标之外。
逻辑思维里说到一件事,也很有意思,是说某个同事负责的订阅专栏连续出现错别字,这在公司算是严重的责任心事故。你猜,那位新同事会怎么办呢?各种紧张,保证下次绝不再犯(我惯有的思维也会先想到这个。。。),可是,人家没有。
他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整理出每期内容上线前的检查清单,有几十项并不仅仅是错别字,然后分享给了所有的同事。你看这已经不仅仅是知错就改,等待规范的完善来避免问题,而是主动将问题控制前移,自己本身的行为规范,不觉中成为同行共同的规范,个人价值彰显。
所谓的一体两面,我以为是,觉察你固有的观念,发现有多种可能,专注于你自己的部分,看到整个过程,接受你不能控制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