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一次电梯成长式升级经历。
确切的说,是在电梯里完成的成长经历。
故事是这样的:
做了一次培训,就在培训的现场,客户给出如下反馈:
反馈一:
客户:你们内部没有沟通好,讲的内容和前期承诺的内容不一致
我的内心反应:鸟,明明是充分沟通了的,是你对我们前期的理解不一致吧?
反馈二:
客户:你对我们公司太缺乏了解,我们的人很聪明的,内容太浅显
我的内心反应:鸟,本咨询师从来不做试讲的,抽时间来讲很给面子了,哪有时间去做调研,再说,调研需要巨大的投入,后期有没有正式合作还不明朗,是不是本人来讲也不一定
反馈三:
客户:你的风格和我们公司不搭,****
我的内心反应:鸟,你能通过这么短的时间判断是搭还是不搭,你神了,完全可以转行做心理学家了,不过如此直言我还是钦佩的,如此,我也正好不伺候了
买卖还不一定能成,但双方的演技都很好,表面功夫做的到位,在电梯关门前,双方保持着礼貌,互相感谢。
一进电梯,我的大脑就开始了飞速旋转,速度比电梯下降的速度快了好几个数量级,实话讲,培训生涯这么多年,一直觉得在培训这块很自信,得到这样的反馈,算是我培训生涯的谷底了,但等出了电梯,我已经完成了自我的升级。
升级过程是这样的:
最近读了一本书《原则》,里面讲到影响人类合理决策的两个最大的障碍: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
这两个障碍让我们难以客观地看到我们和自己所处环境的真相,难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人的帮助来做出最佳决策。
我的理解是,较之于行动上的决策,这两大障碍对我们思维的影响更大,因为思维发生在行动之前,所以它会通过影响我们的思维决定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理解一下两个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自我意识障碍
指的是我们潜意识里的防卫机制,它使我们难以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
每个人内心最深处都根植了一些需求和恐惧,例如需要被肯定,害怕来自别人的否定或者批判;需要生存,害怕死亡;需要让自己有意义,害怕自己无意义。
这些需求都源自我们大脑里的一些原始部分,如杏仁核。这些原始部分都是大脑颞叶里的构造,而颞叶处理情绪。因为大脑的这些区域是我们感知不到的,所以我们几乎不可能理解它们需要什么,它们如何控制我们。
遇到事情,这些区域会简单化地处理事物,做出本能的反应。这些区域渴望赞誉,把批评视为一种攻击,尽管大脑更高级的部分能够理解,建设性的批评对我们有利,但这些区域使我们产生戒备心理,尤其是在涉及对我们的完美性进行评价的时候。
更高级的意识源于我们的大脑皮层,更具体地说是在叫作“前额皮层”的部分。这是大脑里最具有人类特征的部分。相对于大脑的其余部分,人类的前额皮层比大多数其他物种的大。我们会通过这一部分清醒地感知到自己在做决策(称为大脑的“执行功能”),在应用逻辑和推理。
情绪失控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决定了一个完整的人由两部分组成,情绪化的我们,和理性的我们,这就像化身博士(《化身博士》,出自英国著名作家史蒂文森笔下的一本哥特风格的科幻小说,书中人物杰奇和海德善恶截然不同的性格让人印象深刻,后来“Jekyll and Hyde”一词竟成为心理学“双重人格”的代称)一会儿是杰基尔博士,一会儿是海德先生一样,只不过较高层次的我们意识不到较低层次的我们。
这种冲突在一个人身上无处不在,例如,当一个人“对自己感到愤怒”时,他的前额皮层在和杏仁核(或者大脑其他较低层次的部分)争吵。当一个人问“我怎么放任自己把这一整块蛋糕都吃了”时,答案是:“因为较低层次的我们战胜了深思熟虑的较高层次的我们。
这两个层次时常在打架,较低层次的自我就像经过训练的斗犬,始终保持战斗意识,而较高层次的自我想把事情搞明白,所以总容易慢半拍,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被情绪控制。
当有人和我们意见不同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我们大脑的构造让我们把这样的做法视为攻击,所以我们会变得愤怒,尽管我们更合理的反应应该是对另一方的观点产生兴趣,尤其是当这些观点明智的时候,所以我们就进入了一个陷阱,如果我们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擅长的事情过于自信,而又受到了情绪控制,我们就听不进明智的建议,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变少,决策质量就会变低,也将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二个障碍是思维盲点
除了自我意识障碍之外,我们(以及其他所有人)还都有思维盲点,即我们的思维方式有时会阻碍我们准确看待事物。例如,一些人就是能看到大图景但看不到小细节,另一些人就是能看到小细节但看不到大图景;一些人习惯线性思维,另一些人习惯发散思维,等等。
所以很自然,人们无法理解自己看不到的东西,让问题变得更复杂的是,尽管人都有思维盲点,但我们不愿意看到这个事实。
所以当有人指出我们的弱点时,我们本能的反应是像有人指出我们的身体有缺陷一样,很不舒服。
如果我们带着思维盲点,又不善于探求其他人的想法,我们就是一个头脑封闭的人,会有太多先入之见。
头脑封闭的代价很高,当其他人向我们展示各种美妙的可能性和可怕的威胁时,我们会视而不见;当其他人提出可能是建设性甚至能救命的批评时,我们也不能领会。
这两个障碍加在一起,人就变得愚蠢。
我差异点就变成了愚蠢的低级动物。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有盲点,我们就能找到一种解决办法,但假如我们不知道,就会持续不断地栽在相同的问题上。
换言之,如果我们能承认自己有盲点,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其他人可能在某件事上比我们看得更准,他们试图指出的威胁或机会确实存在,那么我们就更有可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只有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才能把自己从变愚蠢的道路上拉回,完成自我的升级。
怎么做呢?
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这些个技巧也是来自于《原则》,下面是我的理解,要想头脑极度开放,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承认自己的无知,相信有盲区
比如,我听到反馈可以想,在反馈的背后或许真的有些东西是我所不知道的,比如对方公司的文化,对方公司的人,对方能接受的培训方式或者培训师的风格等等,这些都对做好一个培训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二,下结论前先分析信息
比如,对方说我们前后版本不一致,我可以先分析,先提问,是哪些不一致,为什么会认为不一致,这里面的分歧在哪里,然后再下判断是理解不一致,还是版本不一致?
第三,认清目标比形象重要
比如,有人评价自己的风格,真的受打击,这是人身攻击吗?也不算是,顶多算说了一句实话,这里的重点是,把对风格和形象的关注转移到目标上面,可以思考或者提问,什么样的风格会被接受,为什么?要达到目标,这里面的改变空间在哪里?
第四,成长不能“只产出不吸纳”
一味的产出,我们会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容易只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固步自封,要想取得更大的成长,还要吸纳,把否定、建议当做“逆耳”的忠言,让自己不断去成长,让自己的技能不断去迭代。
比如,她说的内容浅显或许就是个很好的建议,面对这样一群听众,我的内容可能需要做适当的调整。
第五,有勇气主动寻求批判
比如,听到意见,先不做判断,先让她多分享一些观点,也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我如果是她,我会如何做?如果选择做个老老人,尽管当时不会让自己那么难堪,从长远看,或者从实现这个目标来看,是否会带来更大的问题或者麻烦,如果选择尖锐一点,对方礼貌的表达反馈,是否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值得让我们在内心感谢一下呢?
第六,最好的方法不一定是我们自己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比如,这是我对内容的设计,如果追求更好的结果,可以邀请对方来一起进行输入,尤其是在对方有更多背景和企业上下文的前提下,这样能尽可能保证想法和内容都更加全面。
第七,不喜欢一个人,还是不喜欢这个人的反馈
比如,我和这个人看不对眼(不可否认,有这样情况),我是否是因为不喜欢这个人而厌恶她的想法?在这一点上,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
第八,无论对错,感谢对方的直言和真诚
人不能从过去的经历中学到东西,只会从对经历的反思中学到东西。
想来想去,在这件事情上,双方因为理解上的分歧差点就不能继续谈话了,转折点是我们重复了对方的观察和想法,把其中确实有待于改进的地方明确出来的时候,对方也立即冷静了下来,做起了自我反思,态度也更真诚。
所以,才有了后来互相的尊重和肯定,看似是表演,其实都是真实。
保持头脑开放的这几点,受教了。
以上是我电梯里的思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