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黑夜,未见光明。我学会燃烧自己照亮前路,所以世人所见,是我绽放的自我和激情。这照亮,有时是一种绝望,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绝望永恒的寒冷中燃尽自己手里的最后一把火柴,在昙花一现的温暖过后孤寂地死去。之所以绽放得如此美丽,因为我从没留过后路-既然今天决定活下来,那么就全力以赴地活出精彩吧!让我想起关于南交摩羯的人,有过早耗尽自己生命能量的可能这句描述。
相对于成长于“问题原生家庭”,我更倾向于成长于“没有原生家庭”。出生早期缺乏固定看护者、养育者,语前阶段没有爱的抚触、拥抱、回应,此后缺乏稳定的心智陪伴和教育,不是得到了有问题的爱、扭曲的爱或者不足的爱,而是没有爱,空白的,nothing there。可是人格这颗种子最重要的养分是爱,于是我进化出了一套针对缺爱环境下的适应器,没有(来自父母的约等于无条件的)爱也别扭着挣扎着长大了,就像资源匮乏时代没有奶粉的孩子喝着米汤豆浆也能苟活,只不过身体发育迟缓一些,后期体质弱一些。我的米汤,就是非血缘关系的善良的人们给予我的最大程度的关爱,这种“占便宜”适应器延续至今,比如我从闺蜜Luna、闺蜜兔子、闺蜜天蝎女ABC那里不断获得的各种好处。
虽然凑合着长大了,人格么通过后天对照学习也能混个及格,可是在亲密关系上,所有先天不足就显露无疑。就像那些被迫要在沙漠里生存的植物,会演化成仙人掌,不喝水也可以傲然挺立很久,以及在深海不见光的环境下生活的鱼类,眼睛都会慢慢退化掉,我对亲密的渴求和对这种渴求的表达几乎退化了。表现为,第一,我呈现出高度的离群索居属性,高度的“不需要亲密关系”表象;第二,没有办法恰当充分地向想要靠近的人表达自己的需要,甚至在他人靠近时还要躲起来暗中观察。这看起来就像是完全的封闭,完全没有建立关系的意愿。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只是意识不到自己缺少对需要的表达,甚至已经阉割了自己的需要,倔强地以为已经不需要了。早年我从跟女友们在她们的亲密关系里的互动对照里,就发现了我的不寻常。我发现她们提过的要求、撒过的娇、展示的脆弱和任性,在我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所有流行的情感剧我都完全看不下去,那些基于个人需要的表达,我从没想过,更别说去做了。
前几日阅读《超个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灵性转化的整合》,关于灵性逃避的部分,其中一个特征,就是「我专注在灵性的道路后,越来越不执着于自己对别人的期望和需要」。经历许多内在工作之后,灵性上确实会逐渐产生不执着,但这个词常用来掩盖自己与真实需要之间的分裂,或否认别人在自身情感生活里的重要性。在很多个案中,那些破坏性的原生家庭会使得案主以退缩作为求生存的最佳选择。就像我自己的生存适应器-在没有爱的环境下,当然要发展出不需要爱的长大,所有的需要当然要消灭于无形!这就好比在没有肉供给的情况下,最小痛苦的进化选择就是忘记肉味和对肉的渴求。所以我的灵性之旅,仔细回想起来,的确是从逃避亲密和自己对他人需要开始的!我本能的要继续维持这个适应器的形状,所以借由灵性修炼来迷惑自己——假装我已经不再需要在关系里完整。
除了上述的“干掉需要”适应器,我还发展出了其他的适应器,比方说沉迷于学习。从积极的角度说,这些适应器远比沉迷于毒品酒精性乱要健康,甚至还能有机会造福他人,就像我燃烧自己的过程中也顺便照亮别人的路,不管这朵花出自苦难的深渊还是无忧的乐土,仍然绽放出了花儿的艳丽不是么,英雄莫问出处。另外一方面呢,这种野蛮燃烧有过早枯竭的危险。就是我的灵性之旅,封闭了自己与外界的连接,损耗了心理健康,毕竟关系才是健康的基石。虽然从长远来看,一定程度降低社交和欲望的满足有利于灵性成长,但如果心理健康过分透支导致了人格崩溃,最后成了一个精神病患者,还谈何灵性修行?
于是想起很多人,总是出世、入世、又出世、又入世,来回折腾,大概或许差不多也是如此吧。总之,这是我向世界发出的召唤,如果你有兴趣,就来唤起我的内在需要吧。总的来说我需要亲密,需要关爱,那些真挚的情感。我还没有无欲无求,只是不太懂得释放需要的信号。但我善于学习和思考,如果你有模版,或者你有妙招(高档点儿的套路),那么我会非常乐于配合。我有非常强悍的洞察力,可以明辨一切虚情假意,也懂得珍惜一切真情实感。那么对你有什么好处呢?见过我的人都不会质疑TA将得到的回报,童叟无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