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工作中,你明明想解决工作上的问题,需要与同事协同解决。你很诚恳地提出想法,但是对方态度很差,差到影响你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我最近两个月的工作经历。
我目前工作的项目处在竣工结算的阶段。对于生产部门的人来说,工程竣工意味着他们在这个项目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调任新项目之前的这段时间都属于个人的空闲期。然而对于成本部门的人来说,工作进入加速阶段。这个时候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结算。总包结算和分包结算。由于工作分工的限制,成本部门的人在项目生产建设期间很少有时间去现场查看,多数的时间用来处理各种公司指派的行政工作。而生产部门每天都处在项目建设的第一线,对现场非常了解。因此在工作中成本部门就需要从生产部门那里了解信息。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成本部门是脑,主要负责计算。那生产部门就是眼睛,耳朵和手,在一线指挥并收集信息。如果眼睛,耳朵不将信息传递给脑,那脑只能凭借猜测和臆想来工作。做出来的东西很可能是错的。
所以,在算钱这件事上,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非常重要。然而,我最近就面临信息传递方面的困境。
生产部门(包括自己部门)的同事不理解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他会很主观的认为我应该什么都知道。一件事,他脑子里有10个细节,交代给我的时候只说了1个。就这样不清不楚的交代我处理。我说,处理不来,信息太少要求多介绍一些信息。但是对方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能做,还要对我发脾气。
我是那种喜欢好说好商量的人,如果别人对我发脾气,我也会情绪失控。但是,我多数时间是在生闷气。一是因为我知道光是争吵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不需要争吵。二是自己有些畏惧和别人发生冲突,对方先攻击我的时候我会本能地进入战备模式,视野变得狭窄大脑失去思考能力。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处理好这种冲突,双方不欢而散。
我眼中的同事:
1.不理解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主观的认为对方应该知道所有信息。然而他忘记了,同样的项目,他来之前的事情他自己也是一无所知。
2.沟通的时候缺乏耐心。细节问题自己交代不清,也没有耐心解答对方的疑问。
3.多做一事不如少一事。包括我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别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只是同事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事情应该别人去做。如果对方不做就发脾气。
4.很讨厌突然穿插进来的工作,打乱自己的工作节奏。这是自我保护的本能。
我眼中的自己:
1.部门之间有专业有别需要互相配合。做好自己部门的事情不推脱也不大包大揽。以往的经历告诉我大包大揽只是费力不讨好的行为。工作量和黑锅都是自己的。
2.知道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衰减,告诉自己交代事情的时候尽可能细致,并且耐心回答对方的问题。对于反馈回来的工作要放宽要求,给对方修改的机会和时间。
3.自我保护欲强,玻璃心。听到稍微有指责我的话就开启自保模式。情绪上以暴制暴,行动上避免冲突升级。导致表述不清晰。几番对话之后总觉得自己是吃亏的一方,然而对方并没有理解。
每当自己的情绪被他人控制的时候就会感慨,习惯的力量真的强大,什么道理,套路都瞬间忘得一干二净。诚然,现实生活中不会有书中那样一模一样的情境。真想达到收放自如还是需要多加练习。写文字并不只是平复情绪,而是要用来反思自己并且提出下一步行动计划:
1.从自己的角度和同事做好沟通,再遇到合作分工的时候,将自己的诉求表达清楚。清晰传递给对方。并且坚持原则,对方工作范围的事情对方做,不要过多参与。我们只是同事关系,不要奢求成为朋友。
2.与同事建立共同的目标。传递信息共享,协同合作的工作意愿。
3.遇到不配合的情况,先告诉自己对方反对的是工作内容而不是我这个人。稳定情绪后实施第二条方针。实在气不过,就明确表示对方说的话让我感到很生气,我希望将沟通的内容放在解决问题上面。并且问问对方为什么不愿意配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4.和项目经理申请其他部门协助,并且列出所需配合内容的清单。借助项目经理的力量,将工作流程重新梳理一遍,划清责任分工。
嗯,想想有些心累。这个项目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纯粹是借调过来帮忙,项目盈利和亏损对我没有任何影响。对我来说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遇到这种暴力沟通着实让我头疼,回避也不是长久的办法。于是提醒自己,这种情况很常见。至少最近几年没少遇到这种职场的暴力沟通。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曾经会用主动辞职的方式逃避。现在会提醒自己要承担家庭责任不许因为遇到困难就轻易辞职。与其回避、焦虑,不如将其视为一种练习。练习的多了,迟早有一天会适应暴力沟通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