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电脑右下角蹦出最新消息: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享年76岁。
猛然看到此消息,并不感到意外或者震惊,仿佛这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也大概是因为能够感觉到他的身体撑到现在反而是一种奇迹,而他的突然离去与之相比却逊色了许多。他曾说过:“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就生命本身而言,他确实有赚到好多。
中午去吃饭的时候,忽然,就想写一篇关于霍金的文章,我记忆中的霍金,而抛却了早就想好的题材。对我而言,他犹如青少年时代的一抹记忆,记不真切,却又真实存在过。
已经不记得对霍金的最初记忆了,大概是初中,也有可能是高中。总之,他就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你的大脑认知中,成为了知识体系中的一个因子,并带有自己的标签:物理学家,身患重疾,坐轮椅,美音,幽默,时间简史,生活大爆炸、黑洞等等。但凡想到他,便会联想到这些词汇,而说到这些词汇或者想到不曾出现的词汇中的任何一个,也都会顺着思维线碰触到他。细细思索一番,与之隔着八个时区,仅能从电视或者网络上见到瘦瘦的他的我,脑海中也能有以他为核心的一个大大的认知网络,这无疑是他的功劳,亦是我的幸运。
现在回想起来,与之有关的最深刻的记忆当属《时间简史》。并非是因为我看完了这本书,而我已经不记得自己究竟有没有看完这本书,以及这本书究竟写了些什么。那是大学第一个学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忽然崇拜起霍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忽然想要看《时间简史》,而为了节省金钱,我接触到了电子书,所以就下载了《时间简史》的电子版。小小的MP3,文字一行一行的翻。没有从《时间简史》中学到什么,反而,日渐沉迷于电子书。另一个关于霍金的记忆是《生活大爆炸》。大学时就开始看《生活大爆炸》,霍金在里面有演出,但是以为是电子合成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让霍金出现在镜头中,而后来才知道,他真的出现在了镜头里面。当时就感觉,远在天边的神, 忽然就降临在人世间,与人们的生活贴近了好多。j镜头中,他仍是那样瘦瘦的,一动不动的,就如记忆深处的他,不曾变化过。再后来,就是有关于霍金来中国的新闻,新闻出来后,也只是大致浏览下标题,也不曾当真就研究过他。偶尔看过他的演讲,电脑合成的美音这么多年也不曾有变化,还曾想过,他什么时候能换成英音,英音的他无疑更有魅力。之后,就是以霍金为原型小麻雀主演的《万物理论》的上映,去看了,内心欣赏着小麻雀演技的同时,佩服着霍金的才华、坚强和执着。再之后,就是知道了霍金早就开通了微博,看了微博中的几条,具体内容现在也已经忘记了。
或许有一天,再回想起来,已经跟现在回想起大学时候一样,记忆变得模糊,已经不知所以然。那么,我希望彼时,看到这篇文字的自己能够通过字字句句感受到霍金去世的今天的我的所思所想,也不枉记忆中的霍金,在我的认知结构中不断消退又不断丰富的那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