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中年,会喜欢读李商隐。
不知为何,于是回忆一些过往:十多岁时背会的第一首非课本上的唐诗,是“锦瑟”;大学时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其实是研究李商隐的学者,而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只是莫名地喜欢那位老师,她的样子,她讲话的方式,她的语气,那种缓慢清淡温柔恬静的样子。要很多年以后,想起她,才会试着了解一下,于是百度到她和她的文章。
再后来,看叶先生(叶嘉莹先生)的书,看到了大篇幅的对李商隐的研究。试着联想大学老师和叶先生的相似处。竟然有我所知道的一些神奇的相似。再联想那些夜深人静时读到的义山诗,以至于现在的自己会想:不知道是因为经历令她们与诗人的诗歌发生了共鸣,还是诗人的诗歌影响到她们的经历……
也许冥冥中,会有一种不可触摸和验证的东西,在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中传递。以至于制造了一种遥远的相似性。远远流淌着。
叶先生说,李商隐的诗很难懂,却很多人喜欢,就如同你见到一个女子,不知道她的名字,哪个学校毕业的,过去现在是做什么的,但忽然间只凭直觉就被打动了。
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大概也是一样的。
而事实是很多无法证有的东西的确在影响着我们的存在。我无法证明这种超时空的关联,只会自觉:逐渐习惯快消的我们,要用一些遥远的触动来唤醒自己。那种“瞬间清醒”,是1000年前的唐朝,是21世纪最初的那一年,是2021年的某一天,在喧闹中想到一些句子,会觉得生活有趣。
也必须觉得生活有趣,才能且共从容!
有时候想为什么这些诗歌有趣,是因为它们预留出的朦朦胧胧的意向,令人无限遐思,如进入一篇氤氲蒸腾的山林,看不到前路的方向,也退不出来,你不会知道周遭是否有人,乃至有没有鬼怪,于是那种忐忑和思虑都会出现。这些诗歌不像桃花源,也不像把酒问青天,因为连明确的可问、可盼都没有,其实就是进入一种迷途的境地。
诗人会用大量的意象、典故等等,来帮助他呈现那种迷思……这是义山诗歌的好。叶先生在书中这样说:““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何当百亿莲华上,一一莲华见佛身。”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当时我读了李商隐的这首诗会被他感动。因为我不知道我们的国家、我们整个世界的救赎在哪里。”那是1942年左右。
80年后的今天,叶先生完成了自己对于诗歌的使命,那些早早种下的种子,果然如莲花一般开遍周身毛孔。
她的世界氤氲退去,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逐渐趋向: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嗯,是应该要系统看看书了。
(文/【醉花荫】 零散读书笔记 溪林)
【秉烛夜游】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
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一并致敬手机网络文图提供友人们。)
哀而不伤的《花下醉》
我们的先贤诗才们大多都是仁人志士。中晚唐以后,诗人多不留意事功,而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独特的个体体验,再现出幽深婉转而各具情态的生命之境。杜牧、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等,都是这样的诗人。他们凭着卓绝的才华,不遑外求,而是从自身的存在价值之体验中,开出一径绝美之路。
会昌二年冬(842)至会昌五年冬这三年期间,李商隐因母丧而去官,闲居永乐。
在闲居期间,李商隐的生活十分地寂寞颓废,整日栽花植树,游山玩水,终日与酒为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咏诵花木景观的诗歌。本篇为其中较为出色的一首。
这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
诗歌先以寻花开篇,接着沉醉花中,最后写酒醒赏花。通篇都围绕着花来展开,表现出诗人对花的强烈喜爱,可谓爱花之至。是母亲之容曾如花般,还是诗人因爱花而得以解脱,不得而知。可信的却是诗人感恩天地化育之流露。
起首两句,先写了寻芳而醉的过程,流露出一种酣醇满足之意。
“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眠日已斜”。在这个美好的春日,诗人一路追寻着繁花的踪影,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喝得大醉。索性,在夕阳西下之时,他便依着花树,沉沉地睡去。
诗人因为爱花,所以怀着浓厚的兴趣,殷切的心情,特地独自去“寻芳”。既寻且又果然喜遇,既遇得遂深深为花之美艳所吸引。遂又流连称颂,不能自已,流连称颂之余,竟不知不觉地“醉”了,陶醉且为之而着实饮酒亦醉。
“不觉”二字寓意深广,使花之美、酒之醇以及人之陶醉都包含其中了。而诗中诗人那不自知其所以然的情态,笔意显得极为超妙。
“流霞”,是将似锦的繁花比作漫天的流霞之意。这里用“醉流霞”,含意双关,既明指为甘美的酒所醉,又暗喻为艳丽的花所醉。从“流霞”这个词语(释意:1.亦作“流瑕”、“流赮”。浮动的彩云。2.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3.泛指美酒。)中,可以想象出花的绚烂、美艳,想象出花的芳香和形态,以物换物,了却醉的具体可感性,多么丰富、多么和谐。
诗人借这含意双关的“醉流霞”表达出生理的醉与心理的醉之间相互作用和奇妙融合。真是文心修养积累与境界所致而令人佩服!
次句,“倚树沉眠日已斜”进一步写如何生“醉”。因迷花醉酒而不觉倚树(倚树亦即倚花,花就长在树上,灿若流霞),由倚树而不觉沉眠,由沉眠而不觉日已西斜。叙次井然有序,而又处处紧扣“醉”字。醉眠于花树之下,整个身心都为花的馥郁所包围、所熏染,连梦也带着花的醉人芳香。所以这“沉眠”,不妨说正是诗人对花的沉醉。
这一句,似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句化出,进一步写出了身心俱醉的迷花境界。
下两句,写酒醒后夜半赏花,更显出对花之爱。同时,也将美好而满足的气氛转至了凄凉与孤寂。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客已散,酒已醒,夜已深。与前半夜寻芳时热闹欢欣的情景截然相反,孤独之感重又袭来。在这种环境气氛中,一般人是不会想到欣赏花的。即使想到,也会因露冷风寒、花事阑珊而感到意兴索然。但诗人对花的喜爱却丝毫未减,想要趁着这夜深人静无人打扰之时,再秉着红烛独自欣赏残花,对花之痴迷已显露无遗。同时,诗句中的“红烛”与“残花”又进一步地构成了对比,更显花之残。
诗人想到那日间盛开的花朵,到了明朝(指明天早上),也许就将是落英缤纷、残红遍地而不见嫣红。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留连之情便油然而生,促使他抓住这最后的时机,领略行将消逝的美,于是,便有了“更持红烛赏残花”这一幕。
在夜色朦胧中,在红烛的照映下,这行将凋谢的残花,在生命的最后瞬间,仿佛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光华,美丽得像一个五彩缤纷,而又隐约朦胧的梦境。夜深酒醒后的“赏”,正是“醉”的更进一步的表现,同时,也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不舍,怜惜之情油然而生。
结句的意境,与诗人早年失意科场时之作《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的“留得枯荷听雨声”相似,枯荷与残花,都是为普通人所忽视的,可是诗人将之与雨滴、红烛相配合。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散发出一种凄美之感,深受读者的喜爱。苏轼《海棠》中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敞烧高烛照红妆。”即从此句化出。只是略去了李商隐诗中的一些凄凉之感。
不妨又揣测一下诗人的心情。花再好看,只会醉倒于眼前,而逝母于悲之伤怀,爱母思母于残花之美之情怀依旧萦绕吧。
整首诗,围绕着花进行,特别是最后一句,更显出对花的痴迷。不仅爱盛开之花,甚至,也能从凋落之花中,看到特别之美,甚为难得。
是诗人爱种花木之独好亦是,是视母亲如花美之心亦罢。诗才一人,修境一品,雅贤一个。
《花下醉》亦是一首优美又伤感的诗。
诗人因寻花得美而沉醉其间,夜里酒醒持烛更赏残花。知音会皆叹其流连忘返、惜花情深。
在众多古贤的种木爱花情结中,诗词人往往又因落花惜时而自有一份特别深沉之哀婉。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摸鱼儿》词云:“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在宋代,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也有《海棠》诗一首,道出了与唐人李商隐《花下醉》诗同样的“秉烛夜游”之赏举,他们在诗中传递着同一份痴情。诗里看似流露出他们对人生短暂的恐惧与悲凉之感慨,是时势变化所致。所以,这种哀而不伤,亦非修养得境界、并生家国情怀之人所不有之。
他们往往成了哀而不伤之典范。其感伤亦不是苦渡人生、蹉跎时光。总在通透人生,为后人传递出一份绝顶的人生智慧。
所以,这些古贤仁人志士们,在困苦之中,亦能保持优雅之态,充盈着对生活与生命之激情。即便在其人生孤寂之中,亦能蕴藏人格力量,值得后人品赏、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