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情感变化是个一圈,它从出生到死亡绕过一个大弯子后又回到了原点。
有一种说法是:婴儿是没有感情的,她们的情绪只是受了周围人的影响,然后在随着年龄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记忆将这种影响逐渐积累下来。
对此,我深表赞同。
情绪会随着记忆而累积。
幼年的记忆关于快乐和悲伤的事情,前者总是会印象深刻;而成年后就恰恰相反,人们往往追逐于一些痛苦而将所拥有的满足感抛之脑后。
所以,这种追逐痛苦的过程又是循序渐进的。
我记得中学的时候大家总说这样一句话:
“世界像个万花筒,而我们都将葬身其中。”
好像是某个作者的一句话,但总归时隔太远记不大清了,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年纪总是会考虑一些关于生死和孤独的问题。
大概是未出山庐,对世间的一切怀抱好奇又不满于被困于年龄的限制,中学时周围的同学总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可能是所谓的青春期:
或悸动或焦躁不安或压抑或莫名孤独——
任何奇奇怪怪的情绪凭自陷进身体中之后就再也挥之不去了。我不知道你是否如此,而关于自己,对这社会的认知就是从那些复杂的情绪开始。
到现在成年了,身边的人反倒变得漠然。
曾经忧郁的少年们都背上生活的行囊踏进自己曾经所期许过时代。从懵懂欣喜到漠然疲乏,情感的棱角被磨平之后剩下的并不只有事故的平滑圆润,而是更多的被毫无知觉所占据。
我听过很多人对少年时代因无知而犯下的糗事懊恼,即便在中年、甚至是到迟暮之时提起也会因此而露出难为情的笑容。
但,这笑是真实的。
至少,我从未见过一个成年人在讲述自己所犯的错时腼腆发笑——
这种变化正是年龄鸿沟下情感逐渐丧失后只看得见原罪的一种忏悔。
越年长就越追逐过去,胶着在往日的激情中后对日前的生活丧失兴致,也就忘记了如何表达情绪并不断以:
“成年人要学会克制自己”
来压抑这种情绪。
于是这种日复一日的压制下就渐渐忘记了真实的情感,言辞拙劣到以不善交谈来搪塞,到最后连快乐的能力都还给了别人。
可是,不应该是这样的:
感情这种东西即便是生不带来死也要满载而归。
有些东西终归要放弃,有些事也迟早会被遗忘,所以至少在还拥有的时候别想着遮掩躲藏。
-終-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