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9月1日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老年大学,都是传统的开学季。叨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知名的大学,开学就越早,暑假时间就越短。北大清华就不用说了,校长发表的开学讲话都能在网上查到了。今天听朋友说浙大的暑假只有40多天,现在也开学了。真是羡慕这些知名高校的朋友们。
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为人父母说不紧张是假的,不过孩子毕竟上了几个月的托班,再去幼儿园就像假期结束重新上学一样,应该不至于有太大的焦虑吧。还记得幼儿园的老师在分析孩子几个月的表现时,评价他是一个班里哭的最少的,但也是最闹腾的,吃饭吃得快,睡觉睡得少,一心就扑在玩具上了。说来也是,有这么多的小伙伴和玩具,比家里好玩多了,肯定是要抓紧时间玩啊。但相比之下,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克服分离焦虑就吗?
幼儿园老师介绍,孩子上幼儿园的最大障碍,不是自己上厕所、自己穿鞋、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甚至不是带不带尿不湿的问题,而是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据她介绍,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分离焦虑很明显,不想上幼儿园,一进班里就哭个不停,适应集体生活比较困难,刚开始老想着回家,大部分的幼儿都属于这一种。好处是适应了就好了,困难就是一开始适应起来会很难,每个人的适应时间长短差异又很大。另一类是分离焦虑不明显,愿意上幼儿园,孩子很少哭,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各项任务,看起来很容易克服了分离焦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孩子会呈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些问题解决起来很困难,孩子也比较顽固。这类孩子虽然少,但往往容易成为被老师忽略的部分人,毕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经过了早教和各类不同培训班的“熏陶”,孩子对各种环境已经有了很强的适应性;出生以来经常性的外出旅游、走南闯北,孩子见的人、走的路也比只呆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社区的孩子要多得多,饮食、气候的适应性也要强很多,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加上家里人不停地跟他说话,他的语言发育也能在平均水平之上,能和大人正常交流,听得懂大人的话,这样就不用担心在幼儿园和老师同学的交流存在障碍。
但不管怎么说,幼儿园都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随着孩子的长大和时间的推移,分离焦虑会逐渐得到克服。叨姐最担心的是孩子的社会化进程,说白了就是攻击和被攻击的可能。在早教和培训班,好歹还有老师能够全程盯着,家长也往往再身边,孩子彼此有了争执和碰撞,一般能够及时被发现和制止。但在幼儿园,脱离了家长的视线,孩子怎样首先确保不被欺负?这是个让人揪心的问题。孩子不被人打,也不能随便打人,否则别的孩子家长找上门也是一件烦心事。
不敢想太多了,打与被打,终究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