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用经济学家的眼光理解个人选择和市场经济?
说到经济学,许多人觉得经济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会觉得只有那些需要为国民生计操心的经济学家才需要学习经济学。但其实经济学并不是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
实际上,经济学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选择的科学”,为什么这么称呼呢?因为小到个体,大到国家,我们所能拥有的资源是稀缺的,但我们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比如,贫穷的国家会纠结,是把有限的财政收入投资到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育方面。富有的国家也会为把收入用在国防还是社会福利方面而发愁;再比如,当穷人为一日三餐担心时,富人正在考虑是打桥牌还是打高尔夫球。这些都是稀缺性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那么我们该如何用好稀缺的资源,去满足相对无限的欲望呢?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经济学实例与枯燥的经济学知识融会贯通,帮助我们认识经济学现象的本质,从而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
这本书的作者是梁小民,他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北京商学院。由于他的书通俗易懂,就算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懂,因此被誉为“大众经济学家”。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做好个人选择?第二部分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理解市场经济?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做好个人选择?
我们在做个人选择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到一个概念:机会成本。什么是机会成本呢?就是说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不得不放弃另外一样东西,这就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我们认定某个决策就要放弃另一个决策,得到了点什么就不得不放弃点什么。这就像中国古话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所以,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面对二选一的情况时,才不会头脑发热,做出错误的选择。举一个例子,小王原来是某机关的一个处长,年薪2.4万。在下海热潮中他也辞职下海经商,一年下来赚了5万元。因此,小王觉得自己下海是对的。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经济学家是如何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小王下海的。
我们先来看小王下海赚到5万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首先,他放弃了当处长每年的年薪2.4万元。其次,一个处长的收入绝不仅仅是工资,还有许多隐性收入,比如公费医疗、以成本价购买住房、带薪年假、年底还可以分些年货等等,这些隐形收入加起来每年约2万元左右。此外,小王下海花了10万元储蓄,如果这部分储蓄用来投资,假定利率为每年5%,这样算的话,小王又放弃了5000元的利息收入。最后,小王当处长时,工作量并不大,晚上还可以舞文弄墨,给报刊写点小文章,一年下来亦可有1万元收入。而下海后,他需要四处奔波,劳心劳力,这份闲情没有了,当然这份收入也失去了。
这样算下来,小王下海得到了5万元,但却放弃了当处长能够得到的4种收入,共计5.9万元。虽然小王认为自己下海很值得,但如果我们像经济学家一样考虑到机会成本,我们就知道下海其实是亏了。所以,只有当我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我们才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更好地分析各种现实经济问题。
我们再来看第二部分内容: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理解市场经济?
我们要理解市场经济,就必须要了解价格如何调节经济。学过高中政治的朋友应该知道,价格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生产者为了把东西卖出去会竞相降价;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时,消费者为了得到东西会竞相提价;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既不会降价又不会提价。
别看价格的形成看起来很简单,要知道正是因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才能协调运转。那么,如果人为的决定价格,会发生什么结果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些政府规定医院的专家门诊最高价格是14元,超过这一价格就属于违法行为。那么,这种价格会引起什么后果呢?
由于专家门诊的价格低,于是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人人都想看专家门诊。但同样由于专家门诊价格低,所以专家看病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样一来,很少有专家愿意开放专家门诊,但却有很多人想看专家门诊,这就出现了供小于求的情况。在供给不足,而价格又不能上涨的情况下,会出现三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是出现配给制。通俗地讲,就是由医院决定谁能看专家门诊。这时,掌管挂号的人就有可能出现受贿现象,谁送礼就把号给谁。
第二种现象是出现排队制。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挂号,每天有限的号挂完为止。这时,病人为了能看到专家门诊就要提前排队。然而人们把本来能用于从事生产活动的时间,用于不生产任何产品或付出劳务的排队,实实在在是一种资源浪费。
第三种现象是出现黑市。所谓的黑市,就是出现了一批以倒号为业的号贩子,他们把每个号卖到100元甚至更高。尽管公安部门屡次打击号贩子,但由于丰厚的利润,号贩子屡禁不止。医院曾经为了对付号贩子,实行了实名制看病,也就是用身份证挂号就医。但这种方法仍然没解决问题,号贩子由卖号变成了卖排队。可见,只要存在价格上限,短缺就无法消除,号贩子决不会消失。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放开价格。随着专家门诊的价格上升,人们对专家门诊的需求反而会减少,人们会更加倾向于小毛小病不找专家,只有遇到大病、疑难病症时才找专家。同时,愿意放开门诊的专家也会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这样,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协调下,最终实现供求相等。这时,号贩子无利可图,自然也就消失了。
有些朋友担心放开专家门诊的价格,会导致许多低收入者看不起病的情况。虽然这样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在供小于求、号贩子横行的情况下,低收入者也未必看得上专家门诊。因此要解决专家门诊的供求矛盾,从根本上铲除号贩子,还是要放开价格,而这正是医疗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只有当我们理解了价格机制,我们才能很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本质。
讲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
首先,我们讲了如何用好“机会成本”,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我们讲了如何理解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当然,经济学博大精深。在个人选择上、市场经济的改革上、企业的运行管理和宏观政策的制定上,我们都能用得上经济学。总之,经济学是一门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科学,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经济学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