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爸视频聊天,谈及到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城市选择的问题,他显得很顾虑。住房、结婚生子、甚至现在就考虑退休福利的问题,我很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对未来的焦虑其实大可不必。包括我们年轻人,我们也会对未知的未来充满期待和焦虑,我们不知道路在何方,这一切都很正常。但是我们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
之前出版社给我寄了一本《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邀请我写书评,一直忙就搁置了,今天看了看收获蛮大。
作者是美国的丹尼尔··伯勒斯和约翰·戴维·曼,两位都是美国著名作家。伯勒斯是一位未来学家,也是科技发展领域的咨询大师,他专注于科学和创新领域的长期发展趋势,为《财富》500强企业的CEO们提供建议,帮助他们发现创新机会、解决经营难题。戴维·曼25年来写作了多本商业、领导力以及成功法则的书,是一名畅销书作者。
我们身边很多人不懂如何看待未来,所以现在做的一切都是盲目的,学会如何看待未来,你就更知道现在怎么做!
人人都知道要顺势而为。“势”在哪里?如何预测?又怎样抓住呢?这本书《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可以教会我们抓住硬趋势,改造软趋势,还可以让我们掌握一种可以开发、细化、强化的预测技能。所以我推荐大家去看这本书。
本书的七个法则分别从确定性开始、洞察先机、变革、跳出你面临的问题、反其道而行、重新定义和再创造、主导未来。
书中的一小节讲了一个观点:眼前的问题未必是真问题
这个观点刚好有悖常理,和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我们可以这样练习
1、闭上眼睛,问自己:目前,在我的工作学习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紧闭眼睛,直到想出答案。
2、记下答案,牢牢记住你认为的最大难题,接下来做的是:跳脱出这个问题。
我们一般人的做事风格就是抓住问题解决问题,家长老师都告诉我们,遇到难题要克服,要迎难而上,这种思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被灌输,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为了解决难题,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它,这样就会陷入难题的泥淖中无法前行。
就拿华一最近的案例来阐述这个道理,看过华一前几期文章的粉丝一定知道我最近一直在面试找工作,上一期分享了文章《面试5家公司,成功4家,我有秘诀与你分享》,那么问题来了,面试成功4家,最后如何取舍呢?我最后把范围缩小到2家,对于一个有轻微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讲,对于一个思维很缜密想的比较多的人来讲,选择真的很难。
我也选择了跳脱这个难题,毕竟我的大四生活刚开始,我还有一年时间去选择,没有必要急于选择一家公司去实习,而是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选择互联网的什么领域等等,好多问题需要时间去思考的。不妨现在把这个难题搁置,然后先上课一段时间,重新整理思路,走另一条路“校招”,也许问题就能解决。
其实远见力提供了我不同的路径,与其花费时间直面最大的困难,不如跳过去。这不是否定、回避、拖延,它是一种强大概念上的柔术,使得以前看不见的危机公开化,让我们可以采取果断行动来解决。
最后我才明白了,“选择”并不是我面临的真正问题,它们只是干扰我的视线,真正的问题隐藏在“选择”的背后。所以跳出“选择”就会获得更清晰的视角,这样就会触发远见力,从而带来新机会。
最重要的问题不是“选择”,而是“自我分析和定位”,当我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之后,其实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文章开头提到的父母顾虑孩子就业、买房、结婚、选择城市等问题,其实最重要的问题不是买房、结婚等等,问题的本身是如何让自己更快成长,变得更有价值,然后买房、结婚等事情也许迎刃而解。
这本书实在太经典了,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每个论点都值得去写,一篇文章显然不够写,我喜欢每次把一件事说清楚,后期再做分享。
昨天承诺今天写书评,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晚上十点高中同学呼叫我视频,好久不聊的我们,一下子聊到高潮而停不下来,所以错过了零点之前发文章的计划。但是既然承诺了就要做到,熬夜可以解决问题,终于在凌晨一点写完了此篇文章。
文/华一 请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