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搞教育】
晚上校领导约了教研室的领导,商量课题结题的事,虽然我全程在旁边有些懵懂,但还是努力听取意见。
之后的饭局中,一众领导聊到了当前的教育现状、教育问题等等。说到当今社会压在老师头上的三座大山:一是教育体制,二是学生家长,三是社会舆论。我内心深表认同,同时也感慨这位领导虽然没有在教育一线,却对教师的现状剖析得如此到位,一针见血。而后他们又说了很多,我只是在旁边默默地听着。
教研室领导的一句话“默默无闻搞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个领导,我也是第二次见面,了解不多,也说不上几句话。还记得上一次他也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喜欢的事情用心做,不喜欢的事情用力做。是啊,当今的教育现状就是,老师不喜欢的事太多太多,每天被一堆琐事围绕,填各种表格,交各种资料,迎接各种检查,“教育”反而变成最次要的了。倒不是说“教育”变得不重要,而是老师们已经没有太多精力投身于教育教学中。学校就像一个球,谁都想来踢一脚,踢一脚还不够,还要比比谁踢得精彩,踢得漂亮。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想认真教好书、带好学生,奈何现实让老师成了多面手,专心搞教育很难,很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社会的浮躁导致现在的教育急功近利,要看成绩,要看影响力,要看创新,要看特色……以前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现在流行把老师比作白炽灯,可我觉得现在100W的灯泡都没有以前的蜡烛照的亮。记得以前学校的办公室有八个大字【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当时刚参加工作对这几个字还没有什么感觉,现在却是感触颇深,这是一种多么好的状态啊!静下心来,教书育人,不追名逐利,不被其他琐事所干扰,默默无闻搞教育。
也许是我现在状态不对,觉悟不高,所以,我还没有达到静心的的境界,愿将来的我能享受默默无闻搞教育带来的满足感、幸福感。
【父母:一心付出不求回报的人】
回来的路上,和学校的Y老师(男,50多岁)聊到了家庭、父母与子女。我说起现在很多女儿喜欢住娘家,或是老公是外地的,但家仍按在老婆家这边。他说起自己女儿,现在已结婚生子,他教导他女儿和婆婆处好关系。我说起婆媳关系大概是最难处的一种关系,所以有些不愿和婆婆住一起,也许是因为“距离产生美”吧。Y老师不同意我的观点,他说女儿与父母相处和与婆婆的相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与父母在一起不必拘谨、可以随意、可以任性,哪怕有什么误会产生也会及时消散。而婆媳相处不同,因为以往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难免有摩擦,但正是因为有这些摩擦,才需要长久地相处,不断地磨合。儿媳女婿不同于儿女,儿女有断不掉的血缘,而儿媳也好,女婿也罢,始终是有隔阂的,哪怕相处得再融洽。但你不能否认对他好没有用,他会明白,会在心里记得你的好。所以他告诉自己的女儿要懂得体谅公婆,公婆帮你带人你要感谢,公婆要买什么东西就买,逢年过节不管公婆嘴上怎么说不要,但该拿的还是要拿。父母只能陪你前半生,后半生你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
此刻,我不仅体会到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同时也给我自己上了一堂人生课。我没有结婚,没有对象,所以暂时不存在与公婆相处这个问题。我的父母,工农阶层,记得参加工作第一年,过年时我交了点钱给我妈,她没要,而后我就再也没有交过,只是在他们生日或过节时买点礼物表示一下。我知道就算我交了钱给她,她也会帮我存着,而她也知道我不会乱花(虽然这些年我也花了不少,没存下多少钱),所以都心照不宣。二字开头已过半,我还像个小孩一样,放假就在家里闲着,诸事不管,父母操劳着家务事,他们虽然还未老去,但也已不再年轻,我为他们做的实在是太少太少。
想到这里,内心十分愧疚。愿现在还不晚,孝敬父母不一定等到他们老去,就从现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