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完美主义者。”
听此话时,观其言者,总会发现在那自我批评的面纱下,藏着几抹自夸的红晕。
何谓完美主义
在研究抽象的定义之前,先看两张画像:
两张画像
画像一:阿曼达
阿曼达的心里,容不下一丁点儿的错误。小时候画画时,稍有一笔“出格”,都会让她感到极度懊恼甚至羞愧,那幅画从此也就会永远从她眼前消失掉。生活中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让她心神不宁,并且不停地责怪自己:“你真蠢!”,“这事你本来能做好的!”。有一次,朋友对她说:“你将来一定会写书的,只不过你的某些观念还不太迎合市场需求。”这本是表扬中带着建议的话,却让她陷入痛苦的漩涡,她内心的那个声音又在不停地对她说着恶毒的话:“你永远也不会写出书来!”,“你根本不是写书的料!”,完全无视别人对她能力的肯定,只是纠缠于被人指出的自己的缺点,哪怕那是善意的建议。在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之前,她会花费超长的时间进行准备,尤其是那种需要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活动。然而仅管耗尽了心力做出各种准备,最终她还是会畏缩放弃。
画像二:C-罗纳尔多
C-罗纳尔多,阳光健美的外表背后,是超出常人的持久的刻苦训练,他的刻苦和进取精神是大多数球员无法比拟的,据说教练布置一项训练任务后,他不仅会严格完成,而且会主动加练,追求极致,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性格。C罗的优秀还表现在他的严格的自律,他几乎每天都要做3000次仰卧起坐;比赛结束后,他不会与朋友们吃饭或喝酒,而是会继续开始训练,一刻不停歇。不过,C罗绝不是靠虐待身体来取得优于他人的成绩的,相反,他懂得如何爱惜自己的身体。他说,保持最佳状态很简单,就是睡好、吃好,休息好。刻苦的训练,严格的自律和自爱,无不是发自内在的自觉和热爱,他乐此不疲。C罗说自己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把事情做好。
对比这两张画像,两种性格之间存在着一个交集:都契而不舍,都追求极致。然而,二者给人的感受却完全不同:一个是充斥着焦虑、苦痛、急躁,达不到效果的气急败坏,一种毒性的氛围。而另一个则是迸发着积极进取的光亮,你看不到他对失败的厌恶和躲避,而且通往成功的路上,不仅仅只有超常的努力,还有自爱、自我关照。
这两种人都可以称为完美主义者吗?
何谓完美主义
维基百科中对完美主义的定义如下:
心理学上的完美主义是指一种人格特征,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凡事苛求完美又好高骛远,在其追求成就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负面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看法的关切。
Perfectionism, in psychology, is a personality trait characterized by a person's striving for flawlessness and setting high performance standards, accompanied by critical self-evaluations and concerns regarding others' evaluations. -Wikipedia
看来,心理学上的完美主义看上去是美恶参半的。坚韧不拔、追求极致、挑战自我......这些应该说是被所有人类文化极力推崇的美德;而好高骛远、追求不现实的结果,由于达不成完美的结果而过度苛责自己就,这些却实在算不上积极的心理因素。
不过,仅管心理学不认为它们是积极因素,却不能否认某些文化对这种人格的肯定,因犯下错误而“自我苛责”,将社会价值作为判断自我价值的标准,在某些文化当中或许都是被弘扬和推崇的呢。完美主义者身上体现的某些“美德”以及与之连带的消极心理因素在某些文化环境中的被认可,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是带着“自夸”的口吻“自责”自己是完美主义者。
对照定义,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将阿曼达归类为完美主义者是没有问题的了,但是却不能把C-罗放到这个范畴内。那么像C-罗这样也同样追求极致的人是不是另一类完美主义者呢?
某些心理学家将其定义为有自适能力的“健康的”完美主义(adaptive perfectionism)。不过,也有些心理学家干脆将其从完美主义中抽离出来,称其为“optimalism”(最优主义)。
完美主义与最优主义
Tal Ben-Shahar首次提出了“最优主义”概念。最优化主义者的有些性格特征与与完美主义者相似,包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勤奋努力”,然而不同于完美主义者,最优化主义者愿意接受失败,并且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便让自己有能力更接近成功。此外,完美主义与最优主义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动机。完美主义者实际上是受“难以自控”(compulsive)的冲动的驱使,对于他们,一切的价值皆在于获取想要的结果(Parker, W. D.; Adkins, K. K., 1994),哪怕目标遥不可及也无所顾忌,他们无视现实和人类能力的局限,一味抗拒失败,最终只能陷入达不成目标的沮丧,或者因恐惧错误而畏缩不前。而最优化主义追求目标的动机是自觉主动的,他们付出努力不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他们能够客观面对错误,并能主动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可见,完美主义者的动机是外在的被动的,而最优化主义者的动机是内在的主动的。
完美主义的阴暗面
完美主义进入病理状态时,是具有破坏性的。因此有必要揭露它的阴暗面,以便有更多的人能正确认识到,完美主义人格特征并不美好,甚至可以说是有毒性的。
完美主义的病理形式包括:
拖延症——总是倾向于推迟完成工作,精力常常耗散于对不重要事情的修修补补;
自我贬低——常出现在成绩差或者寻求他人肯定或同情的时候。
上述这些行为实质上是为保护自我价值而采取一种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的策略(Jones, E.E.; Berglas, S. (1978))。
与完美主义相伴的还有许多其它生理和心理疾病:抑郁、焦虑,自我伤害,社交焦虑症,广场恐怖症,强迫症,厌食症,贪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消化不良,慢性头痛,甚至是早期死亡和自杀。由于完美主义者通常对自己要求过高,达不到这些高标准的时候会严酷地自责,与此同时,由于他们总希望给别人留下“完美”的形象,其结果常会导致自杀的发生。
完美主义人格的危害性是不容小觑的。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完美主义的性格呢?或许有基因的成分在,然而大部分还是环境使然。
培育完美主义的土壤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对其人格塑造的重要场所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他们在这里最先体验的和最看重的是关爱。幼小的心灵都有被爱被关注的渴望,然而假如父母利用这种被关爱的渴望,迫使孩子以达成父母的要求来换取关爱和肯定, 将爱与亲情作为获取某项成绩的奖品,甚至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求全责备,更有甚者让孩子在犯错误时产生内疚感,那么久而久之,这一机制最终极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在错误面前充满自责和内疚的、竭力通过“求全自责”去换取“被爱和被关注”的人;而且在他们眼中,取得“被爱和被关注”的路只有这一条。
这一策略,也是大多数学校都积极自觉不自觉地采用的,各种赋予优秀者的奖励,无不是基于“按我的要求把这事做好”的标准设置的。做好了有奖励,做不好就没有。这样的机制,牢牢吸住了那群“上进心”极强的、心智尚未长成的孩子,并深深地刺入他们的意识乃至潜意识,伴随终身。除此之外,学校还会设计出其它更有利于培育完美主义的机制:标准化考试,超高压的高考。承受这些压力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而家长又会将其所遭受的压力叠加到孩子身上,通过重重的重压,以求锻造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这看上去似乎没什么不好。好学生不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吗?有什么问题吗?没看到问题,是因为人们只欣欣然地欣赏着他们培育出来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迎合他们的好恶的优等生,而没有看到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学生人格中主动性自觉性的缺失,是他们因恐惧和憎恶失败而丧失的扎扎实实求得成功的能力,是他们唯结果论的急功近利,为的却是求得他人的认可,而且那种奖励和竞争机制让他们相信,若想获取别人的肯定,只有竭力避免犯错误,此外别无它路,却不知错误也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学习的重要途径。
这样的心理状态日积月累,随着他们进入越来越不宽容的社会的深海,如果不加干预,这些上面所提到的完美主义的阴暗面会日益在其心灵中蔓延,直至吞噬人的灵魂乃至生命。
结束语
其实,错误不是恶魔,相反是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财富。
其实,完美主义并不美,因为那里面自主自觉的灵魂已死。
其实,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并不难,只要给孩子以无条件的关爱与亲情。只有灌溉以无条件的爱,人性中自觉的动能才会被激发出来。
其实,追求完美还有一条更光明更健康的路,只要你找到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