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电影院看了《百鸟朝凤》。可能有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这部影片,也可能只是从热搜上看过相关新闻,电影制片人方励下跪求增加这部影片的排片量。这部中国第四代导演,著名电影大师吴天明的绝世之作。
首先我得说,我并不是因为早就知道这个导演才去看这个片子,在去电影院之前,我看了很多关于他的介绍和影片的评价,包括很多明星的极力推荐。真正吸引我的,是这部影片讲述的中国传统文化,唢呐。
提起唢呐,现在你会想起什么?很多人都会说,白事。
没错,在那个年代,红白喜事都会请唢呐匠。尤其是白事。事实上,“百鸟朝凤”就是专为白事而吹奏的曲子,大哀。但它又不单单只是哀曲,能让唢呐匠吹奏“百鸟朝凤”的死者,生前必须是德高望重的人。而在焦家班班主焦三爷的心里,所谓的德高望重,就是德行要好,品行要高。才受得起他一首“百鸟朝凤”。事实上,每一代弟子中,能被传授“百鸟朝凤”的也只有一人而已。
电影情节我不愿多说,因为我更希望大家能坐在影院里,亲自去感受。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对这类可能连钱都赚不到的毫无商业元素的电影感兴趣。它太过朴实,又太过深刻。在中国电影飞速发展的今天,能够将一份逐渐消失,逐渐被取代的传统文化以这样一种感人而又无可奈何的方式呈现出来,当得难得二字。
很多传统文化的销声匿迹都是不可逆的。我们都得承认。就像是影片中的唢呐被西洋乐队取代一样。
即使最后也将唢呐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难道你还会在今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在钢琴吉他流行乐迅速发展的今天,送你的孩子去学唢呐?然后告诉别人,这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不会。因为我也不会。
我们都还要跟着时代潮流。
但是,如果可以,能让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通过大屏幕,通过电影人的呕心力作,对诸如此类的传统文化心怀敬重,不忘初心。我想这就是我坐在电影院的原因。
实际上,今天这场电影,算上我也只有五个人坐在屏幕前。而我在这只有五个人的影院里,为这部电影流了满脸的泪。
备注:
吴天明。中国第四代导演。20世纪80年代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培养出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顾长卫等第五代导演。1989年因为政见与政府相左被开除公职和党籍。90年代初,吴天明被迫流亡前往美国,在美期间曾以开录像店,贩卖中餐为生。1994年,他返华执导《变脸》,再次获得了成功,影片获得1995年华表奖最佳对外合拍片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百鸟朝凤》是他2012年的作品,2014年,吴天明导演因心梗与世长辞,享年75岁。而《百鸟朝凤》也就成为了吴天明的绝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