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叫“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们每次说起自己的“宏伟目标”时都唾沫横飞,但真到行动起来的时候,就找不到他了。
见过一个臭了街的图片“不瘦十斤不换头像”吗?说的是我自己无疑了。
年初时“斥巨资”办了张健身卡,眼看一年快要过去,一共只去了三次,其中一次加上冲凉还不到一小时。
诸多理由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正应了那句话: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很多个借口。
一个叫“罗里”的人刚开始也和我一样,办了卡也没怎么去健身,但自从他设立了一个“承诺机制”来敦促自己,并经历了最初的挣扎、中间的压力,到了后期渐渐养成了健身习惯,最终实现了个人目标。
这个例子来源于这本《小逻辑》。
对很多人而言,做出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选择很难。
晚上吃什么、长假去哪儿旅行、送另一半什么生日礼物……不说绞尽脑汁,至少也得费些心力。
对于选择困难症的人而言,他们往往并非缺乏面对困难局面的勇气和能力,只是在面对之前,已经被自己内心的恐惧所击垮,因此丧失了本该拥有的行动力。
如果你也有选择障碍,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小逻辑》的两位作者欧文•瑟维斯和罗里•加拉格尔,是英国政府行为观察小组的核心成员,在针对数百万人行为助推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简单方法:把大目标拆分为一系列小行动,并将之称为“小逻辑”。
也许你认为这是小儿科的方法、且同类书籍也有涉及,但本书中提到的一些针对上述“承诺机制”的实验令我非常感兴趣。具体如下:
实验1:选电影,烧脑or随便看看
放假在家,你独自点个披萨外卖,打算看部电影放松一下。那么你会选一部略显高品位的烧脑片呢,还是选看完哈哈一乐就完事的通俗片?
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的学生。
实验内容:让每个人选择三部电影,分别在三个晚上去观看。
第一组每天选一部电影,当天看;第二组一下子选好三天要看的电影。
结果大多数人都在第一天选择了哈哈一乐、消磨时间的电影;而第二组中,较多的人选择第一天看通俗电影、后两天看高品位电影。
行为科学家据此提出一个现象叫“现时偏向”:比起明天的巨大收获,我们更喜欢今天的奖励。
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当下自我”,可能喜欢垃圾食品,可能有拖延症,可能是懒癌患者无疑;还有一个“未来自我”,更自律、更进取,是个理想中的好孩子。
问题是,某种情况下,我们的“未来自我”,实际上也将成为“当下自我”,将来的你很可能也就是你现在的模样。
两位作者指出,通过让“当下自我”去思考“来来自我”,并且预先对未来做出决定,那么就有可能克服这种时空障碍。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个承诺机制。
其实对于这个结论,我持保留态度,但却了解大多数人可能会有的心理:先把今天过好再说,明天的事,明天再去担心吧。
实验2:直接储蓄账户or承诺储蓄账户
实验对象:700个人。
实验内容:让他们开户存钱。
第一组直接储蓄账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存、取款;第二组承诺储蓄账户:要求设定一个目标,在存款没能达到这个目标之前不能取钱。比如说,这笔钱只能等孩子考上大学用、或达到多少金额才能取出。
12个月后,研究人员核算发现,承诺储蓄账户的平均储蓄额增加了81%。说明相当一部分储蓄者充分意识到,认知弱点束缚了他们的未来选择。
未来将面临很多诱惑,而我们的“当下自我”更希望将来能够避免这些诱惑,一个好办法就是对未来的行动许下承诺。
承诺机制相当于一个约束力,有时真的是多一句话或少一句话的事。就好比你在文末随手写上一句,如果喜欢请点赞、转发,那么这种举手之劳大概很多人都愿意帮你去做;但如果没有这句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实验3:夏日海滩上的小偷,出面干预or视而不见
你在海滩上日光浴,发现有人在离你5米远的地方铺了张毯子,用一个便携式收音机播放音乐,音量超大。几分钟后,这个人离开,走出你的视线。过了一会儿,一个形迹可疑的男人出现了。这个人走向毯子,拎起了收音机,快速离开。这时你会怎么做?
大多数实验者都会什么都不做,任由小偷拿走收音机。他们的理由是:怕报复,万一存在人身伤害的危险呢?而且他们也不能肯定谁才是收音机真正的主人。
但如果有个小插曲,铺毯子的那个人离开前跟你说,他去买个水、几分钟就回来,请你帮他照看一下东西,你会怎么做?
也就是说,这个小插曲会诱导你给出一个直接、公开的承诺。事实证明,大多数人公开承诺帮这个完全陌生的人照看东西,就会说到做到——实验当中,95%的人实施了干预,仅有5%的人没有向小偷发难。
就好比,教室里、食堂里、排队时,如果有人请你帮他占一下位,如果你答应了,大多数人都会说到做到吧。
书中还提到一些有趣的例子:当陪审团通过举手表决而不是无记名投票来表达他们的初步意见时,人们保持公众一致性的需求就从中体现了。一旦陪审员公开陈述了他们的最初观点,他们就不愿轻易改变了。
还有就是婚礼的重要性。有证据显示,参加某人婚礼的嘉宾人数与后来某人离婚的概率是相反的。那些私奔结成的夫妻,比起举行200人以上婚礼的夫妻,离婚概率要高12倍之多。当然,这里也有许多其他因素——那些私定终身的伴侣可能更加冲动。
无论如何,世事无绝对。但有了某种承诺,事情也许会变得靠谱一些。
书中对如何选择一名承诺裁判也有了很明确的要求:
不要请一个幸灾乐祸或者口蜜腹剑的裁判,如果你要减肥,他却拿着炸鸡腿在你面前啃得满嘴流油、等着看你失败,那就太糟糕了。而且你的伴侣或家人也不是合格的裁判,因为最亲密的人会看不得你受苦而迁就你,导致计划失败。
综上,解释完了我认为最重要的“承诺机制”部分,我们回到本书的框架看一看: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承诺机制—奖惩机制—分享机制—反馈机制—连接纽带。
了解了这些框架,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又该如何应用呢?
举个例子来说,“如何拿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年幼的孩子”,应该是大多数家长都会感兴趣的问题。
让我们跟随《小逻辑》中给出的方法走一遍。
步骤1:设定
选择正确的目标:
与你的孩子加强人际关系。
设定一个具体目标量值和最后期限:
如:本年度,保证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的晚上,陪伴孩子阅读、洗澡、睡觉。(根据孩子年龄制定相关的陪伴计划)
步骤2:计划
坚持简单化原则
如:周一、周二和周五,准时下班,拒绝一切社交活动(视具体情况而定)。
制订一个可行的计划
如果你是工作狂,不知不觉忙到下班都无所察觉,那最好给自己设定个番茄钟,到点儿就会提醒你下班。
如果你平常应酬很多,那么在这几天里你就要坚决拒绝所有应酬,谁约都不理,告诉他们这是你的原则问题,你必须捍卫,谁都无法改变。也许你会担心得罪人,但与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相比,少几顿饭局无所谓吧。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你最好放下手机。
如果你打算陪伴孩子读书,孩子想要独立阅读时,你也可以看看自己的书;如果陪他做手工,你也可以动手DIY;如果他在商场里的儿童乐园玩,哪怕你带着耳机听书、听歌之类,最好目光也不要离开你的孩子,这样在他玩得开心、冲你挥手叫喊的时候,确保你也能给予他相应的情感反馈。
步骤3:承诺
做出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承诺
提前向你的孩子承诺下周的安排,或请一个裁判监督你。
步骤4:奖励
小心适得其反
如果你没达成目标,就应该给自己一些惩罚。比如请裁判吃一周的早点,或任由孩子给你化妆、梳小辫等。
步骤5:分享
请求帮助
可以请一位同事督促你在这几天的工作效率,或者帮你挡一下应酬上的邀约。
步骤6:反馈
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关乎你的目标实现
在你家里的日历上或你的手帐里圈出你的计划日,并确保目标明确,有仪式感。
步骤7:坚持
尝试与学习
试着学习唱歌、模仿动画片里的角色的声音与语调、读不同类型的故事,在很多种可能中发现最适合你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行为,看看孩子最喜欢什么、发现你们以何种方式共度亲子时光会令双方都开心。
反思与庆祝
及时与孩子沟通,听听孩子的反馈,比如他对你满意的或不满意的地方,或有什么其他新奇的点子。
这样看下来,如何利用这本书就很明确了吧?
本书还列出了21条行为学规则,让我们这些因选择困难而缺乏行动力的人,找到实操中的关键,从而发现自己的问题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