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故事从一个小男孩说起
很多年前,美国西雅图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一个小男孩,没事总喜欢抱着百科全书,津津有味地看上几个小时。母亲看这个孩子如此别具一格,担心他患上自闭症,就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详细询问后,建议妈妈不要干涉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就让他随心所欲地看自己喜欢的书。
这个小男孩就是著名的微软工程师比尔·盖茨。作家斯蒂夫•西博德在30年的时间里,曾经采访过全世界的富豪权贵以及名人,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好阅读。我国宋代的学者刘向就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当然,有效阅读需要爱读书+适用的读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高分读书法》就是一本介绍读书方法论的别出心裁的作品。
作者是日本的西冈一诚,本来是个学渣,读高三时灵机一动,梦想考上排名世界第23位的东京大学。结果不出所料,连续两次败北。作者痛定思痛,刻苦勤奋,终于在复读两年之后考上了日本第一学府东大。结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大学生西冈一诚很快整理出一套别具一格的读书法,就是《高分读书法》。
这本书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主要包含与阅读相关的五个能力:
第一是读解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知识点吃透;
第二是理论思考能力,能从深层次理解文章内容,并把握内容的整体脉络;
第三是归纳能力,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话,总结概括这本书的主要观点;
第四是客观思考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理解他人不同观点的能力;
第五应用能力,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认知,并能够在具体的场合中自如应用。
如何培养这五个能力?纵览《高分读书法》,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主动读书”。这与宋代大词人苏轼的读书法“八面受敌”不谋而合。东坡居士认为,读书应该“一意求之”,人们可以从不同的需求或不同的角度进行反复研读,以解决不同的问题。这里,我们就说说作者是如何从主动的角度,来阐述读书方法的。
主动做假设,让读解力飞速提升
《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话用在读书上一样精准。西冈一诚所提倡的“假设”,其实就是中国先哲所说的“预”。此“预”,即有目标有准备的进行。
“预”一,有目标有方向的选书。
而今是知识大爆炸时代,各种书籍充斥人们的视野,那么如何选书才能达到我们阅读的目的呢?当然不是毫无目标地随手拿,而是如作者所总结的“高分选书法”,首先弄清楚自己要选择哪个方向哪个类别的书,然后选择畅销书里面的经典书。
“预”二,当你陷身迷雾森林需要照亮森林的火把——装帧阅读法。
装帧是一个专用名词,指一部书稿在印刷之前对书的形态用料和制作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艺术加工和设计。成书后就表现在书名、封面、腰封、勒口等方面的信息,寻找与这本书有关系的最重要线索。
怎样从装帧中获取线索呢?作者总结了三个诀窍(1)分割,(2)连接,(3)深读。
比如阅读《人工智能VS读不懂教科书的孩子》一书,用分割法可以分成“人工智能”“VS”“读不懂教科书”“孩子”等几个词。用连接法可以产生新的信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孩子读懂教科书。深读法可以查询作者近期的活动,相关书籍等,通过这些途径得到一些周边线索。
“预”三,拿到描绘书森林整体样貌的地图——假设读书法。
装帧阅读法只能获取从某个角度或某个部分理解该书的线索,而假设读书法可能最大限度的获取能够理解整本书的线索。
实行起来步骤也很简单:(1)写目标,为何要读这本书;(2)看目录,思考如何实现第一步?(3)找差距,目前处于什么阶段?(4)查出入,及时修改假设。
这个有点类似于华罗庚先生的“推想法”,一书拿到手,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眼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该怎么做?等想清楚之后再开始阅读。
主动做采访,问答式阅读加强理解力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把自己摘出来,像记者一样去采访,像老友一样去交谈,可以让很多枯燥刻板的知识变得清晰和亲切。
作者认为,你看出文章的感情色彩后,文章的发展走向和脉络在你眼里会更清晰,你读这本书时的感悟也会更多。像这样一边阅读一边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训练,训练阅读时的逻辑思考能力。
他特别提出,要从学会疑问到学会独立思考。这种批判的观点有点类似于我国古代贤人孟子所说的那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主动做整合,学会言简意赅的概括法
本书作者提到一句话: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是有没有读懂文章的分水岭。
很多人看完一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已经读懂了,然而真正回忆起来,却又不知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所以如果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才叫真正读懂一本书。
书中有个有趣的比喻,把一本书喻成一条鱼。那么鱼的身体结构是什么样?一个脑袋一只尾巴,中间有一根鱼骨,把它们连接起来,美味的鱼肉都附着在这根鱼骨上。大部分工具书的结构也类似于此,逻辑比较清晰,能够找到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书里特别指出两个小技巧,摘要阅读法和推测阅读法。具体做法就是在每一节每一章的开头或结尾,找到具有概括性的句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这一章的核心观点,最后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之上,用140字左右来介绍这本书的摘要。推测阅读法,顾名思义就是前面读一章就往后推测一章,然后与书上的内容映照起来进行思考。
主动做检验,增强多角度看事物能力
一般来说一本书的作者是一个人,虽然他有独到的见解,但是对于这个学类的研究依然无法做到全面而深入,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增加更大的阅读量,包括阅读难度稍高或稍低的同主题书籍和查阅字典。这就是作者提倡的要主动做检验,增强多角度看书的能力。习惯成自然之后,也能养成我们多角度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日常读书中,如果我们能经常做到多角度分析,或者换个角度观察和认知,那么所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比如我们在引导孩子写作业时,遇到一个陌生的词,先不要定性它是褒义还是贬义,可能换一种眼光去看待,就会有另一种意义。比如“没收”这个词,很多小朋友一看就会想到“妈妈没收了我的手机”,那么换下角度,我们也可以说“黑暗没收了白天的阳光”,普通的词汇也能够解读出美好的意境。
在《认知天性》这本书中,作者就认真地提出检索练习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这一点,不知西冈一诚是否受到该书的启发,不过两者的共同之处非常明显。就是说我们大脑中的海马体会根据输入信息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否成为短期记忆或者长期记忆,而运用检验法就是在提醒我们的大脑,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应该转化为长期记忆,这样才会把知识记得更牢固。
主动做议论,好书评长久记住知识点
书评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主要是以书为对象,卓有见识地分析书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其创作思想和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阅读法,因此,作者说“一定要和书来场talk”,意思就是我们需要通过沟通和交流,以及表达才能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彼此。
这里提到了阅读的输入和输出。输入是从别人那里获取信息,而输出则是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好,向外界表达传播。很多读者注意到了输入的重要性,想尽办法通过阅读或者听书等各种方式来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但往往忽略输出的重要性。其实输出并不是独立的一件事,而是整个阅读和学生过程中的一部分,只有会输出,才能够让输入的内容得到强化和深化。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到有效输出呢?
一个方法是总结出全书的摘要,整理出这本书的骨架;
另外一个方法是认真地写感想,不论看到哪里只要是触动了自己,就赶紧写下来,最后按照逻辑顺序整理成文;
还有一个方法是写读书心得,基于书里的内容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认知,能给其他读者以启示。
这种方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及坚持,比如毛泽东读书有一个原则“不动笔墨不看书”,每次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时,都会在重点地方圈圈画画,并且把精华部分摘抄下来,或者随时写上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也十分重视读书方法,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集成了著名的《日知录》。
《荀子•儒效》里有一段关于学习方法的精彩论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与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知行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贤指导我们读书都要从听说到看到,然后上升为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实践上的行动,《高分读书法》也是这样一本指导我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好书。
有一句流行的话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她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希望书籍能够融入更多人的身体骨血,成为我们气质的一部分,让我们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加自信,从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