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
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育《荈赋》云:“酌之以瓠。”瓠,瓢也,口阔,胫薄,柄短。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陆羽《茶经•四之器》
瓢,又称杯勺。有的将葫芦剖开制成,有的则用树木挖成。古时做瓢的葫芦称为匏,做药的葫芦称为瓠。瓠于七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瓠籽,而作为一种可食用的植物,瓠在《诗经》中也很常见。
在陆羽的描述中,瓢属于煮饮茶水的二十四器之一,而后面又有专门供饮茶用的茶碗,所以严格来讲,瓢应该是煮茶时舀水的工具,但若用来饮茶,也是可以的。
到了宋代,依然有茶瓢这种工具。《大观茶论》中记载,人们雅称瓢为“胡员外”,可见其应是用葫芦制成。但这时候的瓢,不是作为舀水入茶釜的工具,而是茶煮好后,分茶用的器具。它把大碗中点好的茶,分在小的茶盏之中。因此,茶瓢的大小最好后小茶盏相同,这样一瓢就可以装满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