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一直以来指导了许多人行为做事,这句话不可否认地有道理,这两天因为待在家里使我闲了下来,便不自觉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然后发现:人以群分似乎并不只是简单地说说而已。
我辞职在家全职考研,而审视一下我周围的小伙伴:大部分都在读研或者在准备去读研的路上,而且这中间不乏二战最后旗开得胜的例子。而我呢,一毕业踏入工作,因为本身职业对学历的要求就非常高,我现在的这个学历层次可以勉强去一般的公司打酱油而好的单位打开都有难度。尤其是,还有这么一句话:颜值不够可以用身材来凑,那么放在工作上便是能力不够可以用学历来凑。可如果能力和学历都不够的话,很容易成为炮灰。
于是读研这件事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执念,也终于在今年如愿以偿辞了职可以专心在家里备考。审视我的友圈发现,即使是工作的现在也多半是没有工作在家闲着或者是在念书或者是准备去念书。
有的时候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然而这种潜在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影响了我们的想法和行为。
正如我有一个网友,是一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初中毕业,没有什么学历,以前是做促销,而现在是做促销公司的督导。她的好朋友大多数都是工作,而且没有所成,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她和她的父母关系很不好,觉得父母太过偏心,在她当时没有为她考虑周到。基本上如果可以,她会和父母断了联系。虽然我具体不知道她和父母有什么过节,但是像《欢乐颂》里樊胜美那样的父母还是少数,而且即便樊胜美的原生家庭如此糟糕她也并没有放弃他们。这个姑娘,我并没有具体了解过她身边的圈子,不过据推测她的好朋友们和父母的关系可能并不好。因为友圈的力量是强大的。
正如我就是鲜活的例子。以前我并不恋家,喜欢在外面流浪,不爱回家,跟父母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松缓,但紧张的时候居多。但是我的好朋友们都是一群特别恋家尤其是恋妈恋爸的一群,有着他们时不时说父母很辛苦、感恩父母的耕种,让我自己在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去思索我同父母的关系是否是不可调和、让我试着可以和他们去沟通。然后就明白了,父母永远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用来揣测他人的恶意与不好放在父母身上不得不说这种行为真的诛心。再加上人总是在慢慢长大,长大了思想也会日渐成熟,也就越会明白如果真的和谁有调解不开的矛盾,那么那个人也一定不是父母。
所以在强大友圈的影响下,我的内心变得柔软,我不得不跟着上进哪怕我想颓废也只能偶尔颓废一会,不然我就要面临着失去他们的风险。
再说回那个姑娘。网友这个东西毕竟和你身边的朋友不一样。身边的朋友构成了你的社会环境。所以即便是她在我的影响下想要去多看几本书、想要去多背几个单词,但是不用看书、不背单词并不影响她和小伙伴的交流。小伙伴的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她。
所以,我们常说“人以群分”,但是往往不信,而现实的结果是我们有意或无意被“群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