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心灵产出总值
为了了解每个人的总体的心灵行为及其后果,我们首先便要度量一个人内心中所经历的精神活动,好让我们的理性能得以参考,使我们增加精神财富,同时,也具体地解答了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有多快乐。
10.1 个人心灵产出总值
我们有多快乐呢? 人的快乐往往与我们的内心感觉或心中情感有莫大关系,要衡量我们有多快乐,我们便要知道我们所经历和感受到的情感于我们而言有多大价值,因此,我们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情感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的情感及其可被感知的价值。
在我们各自的精神世界中,想法作为整个精神体系下的基本单位,我们的想法与想法之间的互动及想法与外界之间的互动,创造了对情感的需求和情感的供求,为我们心灵的运转提供了基础。
为了考察我们的心灵状况,我们便需要借助个人心灵产出总值去表达出来。个人心灵产出总值的定义有几方面的含义:
1. 个人心灵产出总值是一个可被感知的价值。为了让这项用来衡量一个人总体心灵状况的指标更能贴近现实状况,我们会采用那些可被感知的情感及其对我们快乐作出了贡献的价值。这些价值可以是由各种情感的所需价值与其情感时数相乘而求得。例如,我们能感受到数分钟的家庭温暖感,将其情感时数与所需价值相乘便能得知这份家庭温暖感的价值高低。
2. 个人心灵产出总值测度的是各种情感最终型态下所能被感知的价值,该情感在产生过程内的中间价值将不纳入测量范围内。这个做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把情感内的价值重复计算,例如,我们在事业成就感的情感生产过程中,我们或许投放了很多的情感生产要素如时间、期望、现实世界的刺激物等等,虽然这些情感生产要素蕴含着一定的心灵价值,但在计量个人心灵产出总值时,我们只会计算事业成就感的最终所需价值,因为个人心灵产出总值只会把心灵内各种情感中新创造出的价值纳入计算范围内,而且在情感的最终所需价值通常巳包含前面的中间价值。
3. 个人心灵产出总值是一个流量的概念,但不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变量,存量则是指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根据定义,个人心灵产出总值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关价值,因此,个人心灵产出总值是一个流量的概念,指的是一段时期内的变化,例如一个人在一天内甚至一辈子内所经历和感受到的情感。
4. 个人心灵产出总值是一个属于个体范围内的概念。个人心灵产出总值是指一个人的心灵所能产生出的价值,因此,这只是一个只关乎我们各自心灵状况的概念。另一方面,我们曾经的想法和话语,对别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的情感生产要素之一,但由于其最终的情感产物通常只作用于别人心灵之上,除非对方使我们感受到情感的存在,否则个人心灵产出总值通常是计算个体范围内心灵的价值。
10.2 个人心灵产出总值的元素
一个人的心灵产出总值应如何核算呢? 事实上,为了取得我们所需要的情感,我们的身心各部份都需要作出付出才能使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因此,透过我们为获得情感而所作付出的价值多少,便能反过来能核算出一个人的心灵产出总值到底有多少价值,而这种内心的付出,实际上便是指我们的心理力量的投放和支出,透过内心付出的总和,我们便能知道个人心灵产出总值的规模。
因此,用付出法所核算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是指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心灵为了取得最终情感的总动机支出。在现实生活中,用付出法所核算出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就是还原到一个人的整个心灵在一定时期内,对情感获得、期望的投资、理性的维持以及情感进出口的方面中所支出的动机总和。由此,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是由情感支出、期望的投资、理性的维持以及情感进出口这四方面元素所组成的。
现在,我们假定Y代表个人心灵产出总值,并分析组成它的动机支出部份:
1. 情感支出/情感消费(C)
任何想法的存在都需要足够的动机或情感去支持的。对情感有需求的想法来说,为了满足其想法背后的情感需求,想法本身便需要勾起一定的动机,用动机作为一种心理力量的作用,向想法本身以外的世界,支出动机以换取所需的情感。对于负责产生情感的意念来说,它们也是需要向其意念本身以外的世界,支出动机以换取各类情感生产要素,确保情感生产程序能够顺利进行。能够知道我们有多快乐的方式,便是知道我们对自己的情感愿意付出多少精力,从而得知我们能感受到多少情感。这种由我们的欲望负责提供动机的支出,并促进我们快乐的循环,使动机注入个人的心灵体系中,便是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中的情感支出。
按情感项目的分类,我们可以具体得知情感支出的类别。
一为易耗型情感。这指那些出现于我们生活小事中但重要性不大的情感,它们的效用很快便殆尽,如一则笑话给你的欢乐感,或生活中的趣事等。
二为长久型情感。这指那些出现于我们人生经历中且重要性高的情感,常见于我们的感情、家人、理想等等。
2. 期望的投资(E)
罗素在<<权力论>>曾言:”想象是一种刺激物,它可以驱使人类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继续进行不懈努力。”诚然,当我们对任何事物或未来作出期望时,期望的过程中会自然地为我们带来动机的注入,动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感生产要素,动机的支出有助于我们完成情感生产要求及开发新的情感项目,使我们确实地取得情感。由于期望投资的本质是一种动机上的支出,即一种通过期望或幻想的方式去引起人类欲望的重视,并由欲望支出动机去支持情感生产的行为,从而产生快乐,因此,期望投资是我们个人心灵产出总值的一部份。例如,我们所有人都曾经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生活愿景有所期望,每当我们作出期望时,期望的过程中,欲望都会给出或筹集相应的动机,使我们具备一定份量的心理力量,进而驱动我们的思绪,转为实在的行动力,实践期望中的内容,追逐情感和动机回报,增加快乐。
另外,期望投资的增加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增加到我们内心的动机存量中的动机流量,动机存量则是我们的心灵中在某一时点上的动机总量。我们的期望投资一般是属于由动机流量组成的,因为期望多数是由新事物所引起,并对我们内心的动机存量提供增量。然而,若果是由美好记忆所引起的动机,便是由我们的动机存量中得到的。
3. 理性的维持(R)
为了维持理性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的日常运行机制和影响力,我们的理性其实是需要一定的动机和情感才能得以存在。有别于普通的想法,这里的理性是指我们一众想法出于对分工的需求,组建了一种精神上的、一众想法上的共同体,即一种由”想法治理想法”的精神力量,一般而言,理性的主要职责在于为其他所有的想法提供基本的存在权、发展权,以及维持一个想法之间互不侵犯的和谐精神环境,保障一众想法天生具有的合理性等等,这些任务实际上都需要一定的动机和情感才能执行,如理性在保护个人的原则性、信仰性的想法、生存意识时,为了避免这些想法被外力强夺它们本有的存在权,理性往往需要动机作为心理力量去支持理性的所作所为,作出积极的响应和保护。这种理性的维持对保障我们的心灵安全和维持想法秩序是相当重要的,也同时增加了我们的动机支出,因而被纳入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为一众想法争取被实现的愿望。
4. 情感进出口(X-M)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都会接触人群并与之交流。交流的过程中便无可避免地出现想法间的碰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贸易。所谓的人际贸易,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或动机之间的交易。情感的出口,是指由我们动机推动的行为使别人感受到新的情感或动机,透过和别人的交易互动,换回动机回报等心灵回报的行为。由于用于出口的情感,是属于由我们运用自己的情感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价值,也就是把我们自己内生的动机应用在自己身上,使动机注入个人的心灵体系中,并追求回报,因此,情感出口的价值是计入用付出法核算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情感的进口,是指我们用自己的动机所作的实际行动,透过和别人的行为、表现和刺激的方式,换回和感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情感。但是,由于我们的动机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使对方感受到相应的动机或刺激,即动机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转移在别人身上,动机或刺激物只是注入别人的心灵体系中,而且在情感支出中已把情感进口的价值计算在内,故不属于我们个人心灵产出总值。
由此可知,我们用支出法所能得到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其公式的归纳为:
情感支出+期望的投资+理性的维持+情感出口-情感进口=个人心灵产出总值
用符号重新表示,便是:
C + E + R + X – M = Y
通过这一公式,并对个人心灵产出总值的各元素进行加总,我们便能得知我们在一定时期内整个心灵为了取得最终情感的总动机支出,从而掌握我们在该时期内被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的情感及其可被感知的总价值。
10.3 心灵总量的基本公式
在上面的公式基础上,我们得知个人心灵产出总值的构成公式,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另一关于心灵总量上的基本公式,这便是记忆期望恒等式。
一, 由心灵的两个部份所构成的记忆期望恒等式
所谓的心灵两个部份是指一个这样的心灵,其中只有两种心灵单位所组成,他们是一众想法(欲望)和占有动机的意念(情感供求者),假定这两种心灵单位处于一个完全自由放任和封闭的心灵体系中,即它们不受理性对情感活动的强力干预和不作任何人际贸易的情感交流活动。这样,我们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是等于我们的总动机支出。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去推导记忆期望恒等式。
从支出的角度,我们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是等于对获得情感和期望的动机总支出,即:
情感支出+期望的投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
另一方面,从回报的角度,由于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是我们通过投入所有情感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动机回报总和,所以,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是以所有情感的所需价值总和所表示,加上把动机回报以记忆的方式储蓄起来的记忆内含价值,因为情感的所需价值总和可以显出所有所需的情感对于我们的内在价值和意义,而我们的记忆中内含着一定的动机,可以通过被唤起的方式,重新把动机投入到担相应的情感生产,即:
情感所需价值总和+记忆内含价值=个人心灵产出总值
由此,通过合并两条公式,我们可以得出:
情感支出+期望的投资=情感所需价值总和+记忆内含价值
由于我们对获得情感的动机总支出便是各种情感所需价值的总和,因此,我们在上面合并的公式中去除对情感的支出和情感总价值,我们便能得出记忆期望恒等式,即:
期望的投资= 记忆内含价值
根据定义,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是等于对获得情感和作出期望的心理力量的总投入,即动机总支出,同时,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是情感的所需价值总和及记忆内含价值,即我们的快乐总值,由此,我们便有了记忆期望恒等式。这种恒等关系就是在心灵两个部份中的总支出和总回报的恒等关系。为什么这种恒等关系会存在呢? 这是因为人对现在或未来的一切期望,都是由我们心灵中各处的记忆和过去的经验世界所砌合而成的,这意味着我们的期望不论有怎样的内容和规模,人一切期望的内容都是人的记忆和经历所组合而成的;人一切期望所能产生的动机,都是由我们作出期望前的过去记忆和经历所给予的。期望之所以成为一种心理驱动力,是因为造成期望的各段记忆中内含着种种动机和欲望,这使人的期望由一个不显眼的念头,变成推动我们精神活动的重要动因。简而言之,我们今天的期望,是建基于过去的回忆和经历。
然而,我们所有记忆中的内含价值并不是全都转为动机去进行期望或情感生产活动的。在现实世界中,人记忆中内含的价值并不是全都在特定时段内转为动机去产生期望,我们的期望毕竟是同时受着过去的世界和现在的经历所影响的,一般而言,我们的期望都是先由现在经历为首要动因,才继而唤起那些过去积累了强烈情感的记忆,从而一同产生期望。另外,有些记忆可能已经模糊或当初印象不够深刻,这些记忆对我们心灵的作用并不显著。所以,我们记忆中所内含价值并不是全都被化为动机和期望的内容。
二, 由心灵的三个部份所构成的记忆期望恒等式
在由三个部份所成的心灵中,我们把理性的活动也引进来。
理性的心灵活动表现在,一方面它为了维持本身在我们精神世界的存在,在得到一众想法的认同和支持下,我们理性是得到来自一众想法所给出的动机,去维持日常的作用和负责满足一众想法的共同需要。另一方面,理性为了执行它的意愿,它便需要借助动机的力量,去在现实世界上实现它的意愿,这些意愿一般关系到一众想法的共同利益,如协调内部思想冲突、寻求领导一众想法寻求一个更好实现愿望的环境。由此,如果我们都把理性的活动引进到记忆期望恒等式上,我们将更能掌握我们内心中的动机。
从支出的角度,我们的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会等于对获得情感和期望的动机总支出,并再加上我们对理性的维持中所需要支出的动机。另一方面,从回报的角度,个人心灵产出总值便是我们通过所有情感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动机回报总和。同时,理性是依靠动机的获得,才能得以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因此,我们便能得出以下的公式:
情感支出+期望的投资+理性的维持=个人心灵产出总值
由此,我们把理性的活动引进到记忆期望恒等式上,将更能掌握我们内心中的动机。
余意志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