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信仰与世界观”一节中写到:随着自律的不断加强,爱和人生经验一并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了解周围的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不过,由于天赋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人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常常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对于人生都有各自的认识,有着或广阔或狭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虽然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但这是确凿无疑的。
通常,我们对信仰的定义过于狭隘。我们认为,拥有某种信仰,就意味着要相信神灵,加入某个信徒组织,举行某种宗教仪式。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去教堂,也不相信超自然的神灵,我们就会认为他没有信仰。 事实上,对于世界的规律和本质,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看法与信念,只是未必说出来而已。例如,有的人认为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混沌状态,只有及时行乐才是最现实的活法;有的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人吃人的世界里,只有残酷无情的人才能变成强者;有的人认为世界充满善意,人人都会得到帮助和支援,所以任何人都不必为身处困境而过分烦恼;有的人认为世界欠他们很多;有的人认为世界自有严厉的“隐形法律”,任何人行为不端,终将受到惩罚。 人们的世界观各不相同,甚至彼此相去甚远。患者的心理问题,常常与世界观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对于他们的治疗,就涉及对其世界观的纠正和调整。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信仰与世界观”一节中写到:人的信仰来自其文化环境。欧洲人大概认为上帝应该是白人,非洲人则相信上帝是黑人。印度人更容易成为印度教徒,生活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人大多会信奉基督教。我们通常很容易接纳周围人的信仰,并把口耳相传的东西视为真理。
形成信仰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的家庭,父母是我们信仰的培植者。他们的影响,不仅在于他们的话语,更在于他们处事的方式。比如:他们之间如何相处?他们如何对待我们的兄弟姐妹?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对待我们本人?如果说世界是大宇宙,那么家庭就是小宇宙,在家庭中的见闻和感受,决定了我们对世界本质的看法。父母的言行举止,为我们创造了独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和上帝,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就是宇宙间的至高法则。
孩子对所谓神性的了解,往往来自父母的人性——父母充满爱心,悲天悯人,孩子们就会相信上帝充满爱心,普渡众生。这样,即便到了成年,在他们的心中,世界仍和童年时一样,充满爱和温暖。从小得不到关心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安全感,对世界和周围的人充满戒心和敌意。 我们的信仰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就构成信仰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对立。 我们无法超越自身文化、父母乃至童年经验的影响,我们只能依据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人们的感受和观点起源于过去的经验,却很少意识到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我们对自己的世界观并没有完整而深入的认识,我们就像寓言里去摸大象的瞎子,没人知道这个巨大的怪物究竟是什么样。我们一味坚持自己的“小宇宙观”,为此不惜与别人对抗,把每场争执扩大化,甚至将其演变成一场圣战。
要建立起与现实相适应的信仰与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必须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广阔的领域,修正我们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