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聚焦于课堂,还要让他们亲近自然、融于社会 。
———————题记
做了几十年的老师就做了几十年的班主任,最不能忘怀的是在八中那段快乐的时光。那时我刚从小学调入中学,教七(6)班语文兼班主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校园外春意盎然,教室里激情澎湃。课间,班里的一个学生提议,老师,我们到郊外去春游吧!好啊,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找来班委,和他们商量具体事宜,最后决定利用周六时间,我们全班去东河底来一次野炊。同学们欢呼雀跃,异常兴奋。
星期六很快就到了,早晨阳光明媚,心情倍爽。按照分工,有的同学早早的到街上买菜了;有的同学从家里带来了鸡蛋,青菜等;有的同学带来了家里多余的锅,………………一切准备就绪,我宣布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准擅自离开队伍,有事要向我请假,在各项活动中,同学们要相互帮助,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是!”同学们异口同声,“出发!”随着我一声令下,体育委员扛着学校的大红旗,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队伍的前面,我走在队伍的中间,浩浩荡荡向东河底进发……
路过村头,村民们投来好奇的目光,心想,这些孩子们拿着锅碗瓢盆,扛着旗子干什么呀。路旁的油菜花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向我们招手,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有的同学情不自禁的鼻子在跳动,想要把整个春天的芬芳都吸进肚里似的。
经过螃蟹塘,少数几个螃蟹爬在了网上,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眼球,“瞧,你们能分清那只最大的螃蟹是公的还是母的吗?”其中一个学生问道,“可能是公的吧,公的一般比母的大”,“那可不一定,要捉住它,看它的肚皮才知道,半圆形就是母的,宝塔形就是公的”,他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笑着走着,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东河底。
按照原计划,分四个小组行动。每个组的组长进行分工,有的在斜坡上挖洞放锅;有的去树林捡树枝,树叶;有的去河边洗碗洗菜,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我穿梭于四个组之间,指导他们挖洞,切菜,炒菜,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饭做好了,菜炒好了!每个组都是四菜一汤。
到什么地方吃饭呢?一个学生问道,我放眼望去,树林的那边不远处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停在那里,也许是主人到河那边干活了吧!于是我们把饭菜摆放在拖拉机上,尽情的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风卷残云后,大家各自打扫战场,然后,我们躺在土坡上,少时休息,组长拿出了准备好的语文知识竞猜题,班长从口袋里拿出了小糖,水果等小礼品。以组为单位,竞猜活动开始。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时间在悄然流淌,太阳在渐渐西沉…………我宣布:收队!同学们依依不舍,还在留念着那刚刚建立感情的小土坡,小树林。
回校后,每位同学都写了一篇作文,就连平时不会写作业,害怕写作文的学生也洋洋洒洒写了好多文字。我心想,不是孩子不会写啊!是他们经历的太少,肚子里没有货啊!
我清晰的记得,七年级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那时我安排了好多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校长,老师,优秀的学生,后勤的叔叔阿姨,就连看校门的老大爷都没放过,他们根据被采访的对象提前准备好了几个问题,在恰当的时间进行了采访,小记者们兴趣高涨,收获颇丰。
班里几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感觉还没过瘾,非要到校外去采访,于是我联系了我们县电视台的播音主持人李园园女士,在她休息的时间,我和几个学生骑着自行车去了县城。一路上,他们在探讨着不同的问题,青春的翅膀在翱翔;青春的激情在燃烧;青春的歌声在悠扬;青春的脚步无法阻挡……
在她家的客厅里,李女士接待了我们,她年轻漂亮有气质,也很热情,拿来了不同的水果让学生们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憋在心里好久的问题如喷泉涌出,她耐心地解答着,同学们认真地记录着。她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如饥如渴的孩子们好像看见了面包,遇见了泉水。通过这次采访,他们知道了双沟为什么又叫凤凰城,知道了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叫八里岔中学,也懂得了成长的路上会有风雨,更坚信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不仅在杏坛讲课,还把学生带到山前、水边、树下传授自己的知识,甚至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在社会实践中,让他的弟子加深,巩固,拓展自己的所学。教育的对象是有鲜明个性的有鲜活生命的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环视一下自己,顿感披着教师外衣的我是如此的贫困,暗淡,如此的狼狈不堪。
从八中离开后,我在民办学校滥竽充数了十几年。当年和学生在一从起开心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现在,我真的想说:“有你们的日子,我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