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或者亲人在他乡相遇,把相遇的情景记下来,唐诗里写得好的,盛唐如杜甫的《赠卫八处士》里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中唐有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诗里间情间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其实,中唐诗里还有一首类似的诗值得一提,就是今天这首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全诗如下: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李益(约750-约830), 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就是现在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来迁至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后来因仕途失意,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写绝句,尤其擅长写七绝。中唐的第一波诗人里,李益算有名的,也有一说,李益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但李益出名,主要是因为唐传奇小说里一篇《霍小玉传》,小说记载了李益负心薄幸,辜负妓女霍小玉的故事。这篇是唐传奇的名篇。要知道,蒋防是唐宪宗时期的人,写这篇小说时李益还活在世上,因此造谣的可能性不大。
(霍小玉传连环画内页)
回过头来说这首诗。“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在战乱年间,分离多年的表亲忽然相遇了,李益的生平年间,从八岁始,就是安史之乱,之间藩镇混战,唐政府不断借后外族又遭外族欺凌。因此,他跟自己的表弟二人分手于幼上,长大之后,两人终再相聚,十年的时光,人的面容早已大改,因此,才会有后面的内容。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两人乍一相见,互问姓名,问到姓时,还以为是一个陌生人,待到双方说出姓名,才知道原来就是少时的玩伴,双方一边呼唤着对方的名姓,一边端详对方的相貌,脑海里浮现的是两个人小时候结伴玩乐时的情景,回想当年对方的样子。
(诗意图)
经过战乱又再相逢的人当然有说不完的话,别来的情由,各自的遭遇,所以说“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见过的人,遇到的事,经历过的挫折,遇到的高兴事……千头万绪,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一时间怎么说得完,这一谈,就是从白天说到晚上,两人早就忘了时间,“沧海事”当然指沧海桑田的变迁,“暮天钟”既指天暮,又间接由钟声悠远,联想到别情悠长。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既有见面,自然就有分别,跟《赠卫八处士》的“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一样,这首诗的收束,也以分别为终。“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聚散匆匆,聊了一天的表兄弟,第二天就要分别了,表弟就要往巴陵郡(就是湖南岳阳)去了,“秋山又几重”,即将到来的分离,又将把两个人的空间距离拉远了,为什么是“秋”山呢,显然,这里的秋,不仅指两个人相聚的时令,还指由秋传递出来的悲秋情绪,由此一别,又是关山万重,下次相逢,不知又到何时何地了,亲戚情意,家国动乱、聚散有时、人生无常,沉重的如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只化作“秋山又几重”一句。
(秋山又几重)
在语言上,这首诗的好处在于朴素,诗人全诗都只用白描,正因只用白描,才显得情景真切、细节生动。淡到极致最浓烈,越是平淡的语言,越是足以表达复杂醇厚的情感。其实这种风格的诗,不是李益擅长的,李益写边塞诗闻名,诗风豪放明快,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边塞诗并不比他的内兄卢纶(就是写“林暗草惊风”和“月黑雁飞高”的那位)写得差。但此一首平淡以极的诗,其意境与老杜的《赠卫八处士》差相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