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背后的前世与今生
当下中国有一种特有的现象,就是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还有一种怪事,对从西方传进来的食品当中,里面有食品添加剂,大家觉得天经地义,中国人自己的食品当中有食品添加剂那就是大逆不道。
何为食品添加剂?想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食品添加剂就是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都是对人体有毒的、有害的!”
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是不是都这么认为?
中国老百姓为什么谈添加剂色变呢?因为我们很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到底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01 何为食品添加剂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呢?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
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食品科技和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食品产业业内常有一句话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产业。”
合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需要。
“迄今为止,我国出现的有重大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因为合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但是,食品添加剂却成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的替罪羊。
导致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的主要原因,是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及添加剂缺乏最基础的判断,对食品添加剂缺乏准确、科学、系统的认识,个别媒体缺乏科学素养的不实报道,造成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越来越深。
为食品添加剂正名,可谓路漫漫其修远。
02 食品添加剂究竟发挥哪些作用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00多种,此外还有200多种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类型主要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香料等。
首先,食品添加剂的功能是改善和提高食品的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褪色、变色、香气散失等现象,适当添加着色剂、护色剂、食品香料香精、增稠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等可明显地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和口感的要求。
其次,食品添加剂可以保持和提高食品营养价值。例如,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保持应有的质量和品质,避免营养素的损失,起到保持食品营养的重要作用。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提高和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对于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保持营养平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食品添加剂还有维护食品安全、延长食品保质期等作用。
再次,食品添加剂适应现代食品加工操作的需要。有些食品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润滑、消泡、助滤、稳定和凝固等, 如果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无法生产加工。
还有,有些食品添加剂是满足特定人群消费需求必不可少的。例如糖尿病患者因不能食用蔗糖,需要加入甜味剂以满足对甜度的要求。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因而在配方奶粉中添加了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强化剂。
其实,说到这,你已经对食品添加剂没有那么抵触了。我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源自我们的误解。
再举个例子基本可以消除你对食品添加剂的错误认识。豆腐在我们中国人每天的饮食中所占比例是很高的。传统工艺制作豆腐即“卤水点豆腐”中的卤水,其实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是一种食品凝固剂。只不过以前我们不把它叫做食品添加剂罢了。
食品添加剂满足了不同人群对食品口感、风味和营养的需求。因此合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是安全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添加剂使用率只会越来越多,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品种和数量,而不是越来越少。
03 食品添加剂不是非法添加物
搞清楚了这个概念,可以帮助你澄清对食品添加剂的错误认识。
从“瘦肉精猪肉”、“红心鸭蛋”、“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再到“染色馒头”事件,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百姓食品安全感已经到了严重恐慌的程度。消费者调查显示, 超过80%的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就是由于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事件中曝光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这些其实都是非法添加物,根本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三聚氰胺是应用在涂料、塑料等制品中的添加剂,并非食品添加剂。
造成公众恐慌的原因是人们混淆了违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错误将责任归结食品添加剂身上,形成食品添加剂会危害食品安全的错误观念。这是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和抵触情绪的主要体现。
04 消费者如何被误导的
在食品添加剂被歪曲的背景下,个别不良商家打起了食品添加剂的歪主意。他们有意把是否添加了食品添加剂与否作为卖点,在食品包装上醒目标注“不含食品添加剂”字样,并利用广告、媒体等手段,标榜其产品不含食品添加剂,误导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加重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事实上,食品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很难做到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的。超市货架上绝大部分食品都使用了食品添加剂。我们每日三餐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剂。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标注“不含食品添加剂”,是违反了食品添加剂的标识规定、不符合国家有关包装标签法规和标准的行为。
还有,有些大医院的医生缺乏对食品添加剂和科学常识和科学认识,不了解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工业的重要意义,在与患者的交流当中甚至把疾病的诱因归结到食品添加剂身上,强调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害处,无意当中加深了误解。
2010年央视曝光的五常大米“加香”事件及2014年的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不仅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欺诈行为,也是给食品添加剂抹黑的案例,更加深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负面印象。
05 政府媒体需正确引导
2018年的“两会食安对话”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添加剂专家孙宝国表示了深深的忧虑。我国居民对食品添加剂的科学认知水平较十年前已有提升,但一些误解仍未消除。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使用大米发酵制成的红曲米来作为生产腐乳使用的色素。食品添加剂是经济发展、科学进步的产物,“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人们的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
据孙宝国了解,目前全世界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超过1万种,美国FDA和环保局登记许可的食品添加剂也达到上万种。相比之下,我国现有食品添加剂仅2000多种,且每年获准使用的新添加剂种类仅十余种左右,审批速度较慢,很大原因是考虑到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接受能力。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如果一种食品添加剂进口食品可以添加,但国内食品不允许添加,就会造成不正常竞争。
政府部门应对于一些网红品牌、新生品牌以“零添加”为主要宣传点的做法予以纠正。按照我国现行标准和规定,企业不允许声称“零添加”“无添加”,不能以此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噱头误导消费者。
06 写在最后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领域。尽快为食品添加剂正名,消除广大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从长久来看有利于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发展。
任何污损食品添加剂名誉或者打着“零添加”名义诋毁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只会阻碍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阻碍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发展,导致国外进口食品添加剂的长驱直入,形成新的产业低洼地带。
同时,提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对现代食品工业的意义的正确认识,提高公众科普和认知水平,尤其是提高部分掌握话语权的科研机构、学术机构及诊疗机构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大范围消除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
对于食品企业而言,要信守对保证公众健康的承诺,保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控制在合法合理水平范围内,任何超出使用范围和超出用量都属于违法行为。
同时呼吁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需加强食品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对违法违规操作、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作出严惩。
未来,食品添加剂离我们的生活只会越来越近,而不是越来越远。
伴随着食品添加剂产业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工业一定会明天更美好!
参考资料: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王静等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